编者按:我的老父亲李明道,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曾任炮一师27团副团长,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一生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他老人家也从来没有在我们后辈面前提起。充分显示了老同志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2020年,为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我向老父亲索要抗美援朝的回忆文章,恰好曾经写过,未曾发表,经老父亲审核同意,特将他当年在战场的回忆文章呈现给大家,以纪念那场伟大的战争。 作者简历:李明道(1931.12.25—),湖北省潜江市人。1949年6月参军,在湖北省武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青年干部学校,1951年6月入党。第四野战军炮一师27团战士、志愿军炮一师27团班长、排长……广州军区炮一师27团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50年10月19日出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一、二三、四、五次战役并参加中线防御战八个月,1957年5月回国,1979年11月转业后任淄博市塑料工业公司纪委书记,正县级调研员,1992年12月离休。1950年12月于朝鲜立艰苦行军功一次。1951年2月于朝鲜铁源立战斗功一次。1952年5月于朝鲜成川立战斗功一次。1952年9月在朝鲜临津江荣立三等功一次。1953年1月在朝鲜老秃山立战斗功一次。1956年3月于朝鲜肃川立军事训练功一次。1959年2月广州军区炮兵27团荣立三等功一次。1961年2月受广州军区通令嘉奖一次。1962年3月受广州军区通令嘉奖一次。1968年11月于广州火车站南站救火荣立三等功一次。具体事例刊载于《人民日报》1969年5月15日二版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第一集。 我于1950年10月19日,跟随志愿军炮兵27团出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直到1957年5月回国,先后任志愿军炮兵27团3营9连观察员、班长、排长、指挥连连长职务,在朝鲜整整战斗了近八个年头。先后参加一、二、三、四、五次战役,并参加中线防御战八个月。期间踏遍了朝鲜的山山水水,顶风冒雪斗严寒,一把炒面一把雪,千里行军,和战友们并肩战斗,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拍流血牺牲,狠狠打击了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队,为保卫年轻的共和国和朝鲜人民的和平贡献了青春和热血。 本人多次负伤、立功。2020年,恰逢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70周年,回想起当年的战斗岁月,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忘怀。谨以此文缅怀牺牲的战友,激励后人奋发图强。 我们跨过鸭绿江后,先后参加的多次战役,在与“联合国军”的交手中,部队越战越强,1952年12月下旬,志愿军炮兵27团参加中线防御作战,在临津江老秃山占领阵地,阵地前方是250公路,当面之敌是美军第8集团军第24师,250公路是敌人前沿最主要的一条运输线。路上经常不断有大小车辆和人员行走。在平常敌人害怕我们炮火封锁,小心翼翼地分散着走,可是在这几天,要过年了。愚蠢的敌人认为在节日里,我们会和他们一样放弃侦察任务。因此,这几天公路上行走的人和汽车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而且走的行列也极为密集了。出乎敌人意料之外,我们炮兵观察所对敌人的监视更严密了,侦察活动的组织也更加强了。1953年元旦的早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27团3营9连阵地的炮手们不等值班员敲钟,也没有人督促,一个个早早起了床,四炮的炮长阮希文(东北人,1948年入伍)同志擦了擦充满血丝的眼睛便说:“大家快点伪装,把炮弹擦好,等着我们的侦察兵观察到目标后,狠狠打击敌人,作为我们对祖国的新年献礼。” 这几句简短有力的话,鼓舞了炮手们的战斗情绪,大家的动作立刻紧张起来了。搬炮弹的搬炮弹,擦炮弹的擦炮弹,称药包的称药包,给炮注油的注油,互相之间谈论着过去一年来的战斗经验,计算自己战炮的战果。炮手谢金山(东北人,1948年入伍)同志从山下往山上运炮弹,一次扛三个弹头,我团当时装备的是苏式122毫米榴弹炮,三个弹头重达147斤。累的脸上豆大的汗珠往下直淌,走进炮床内喘着粗气说:“今天祖国的人民都在热烈庆祝五二年的伟大成就,我们在这里也该打一辆坦克或是汽车,来作为庆祝祖国经济建设伟大成就,给祖国人民的献礼才对!”“是的,好好准备吧!”大家异口同声回答,阵地里显的比往年过年都活跃的多。早晨的雾气逐渐消散了,当时我任观察员,在观察所值班,两只眼睛透过十倍的炮队镜对敌人的活动监视的更紧了。两眼一刻不离接目镜,一直到下午1点钟,还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目标。我心里实在是有点不耐烦,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搞的,杜鲁门还不来送礼!”炮手们也更加着急了,四炮长阮希文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我们的眼睛,您得好好的侦察,发现个目标给咱们过过瘾呐。”这使我更加着急,两眼虽有些发涩,但也顾不上疲劳了。不一会,250公路上远方来了四辆满载货物的十轮大卡车。我立即报告了连长,连长卜正荛(江苏人,新四军老战士)用电话命令四炮准备射击,注意记口令。阵地上顿时忙起来,一炮手脱去了瞄准镜的布,二炮手脱去了炮伪装衣,三炮手检查了炮膛,各炮手部完成了自己的准备工作,向班长报告好,接着班长向我报告,准备好了。 连长顺手拿过了早就计算好的射击诸元向四炮下达命令。“榴弹发射,一号装药,二号试射总向右0-50,高低零,标尺186,四炮一发,放!”“轰”一声,炮弹划破了长空,好像有磁石吸引似的直向敌汽车飞去,第一发炮弹就在头一辆汽车上炸开了,阻挡了敌人前进。汽车顿时燃起了烈火,随即车上的弹药也炸开了,“轰隆隆”“轰隆隆”的响声传到我们观察所。第四辆(最后一辆)见情况不妙掉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接着第二发炮弹拦头直接命中,同样燃起熊熊烈焰,拦住了敌人的退路。敌人进退两难,剩下的几个鬼子连滚带爬逃走了,只有四台满载货物的汽车和一门火炮在公路上挺着挨打。我们立即把这喜讯传到了阵地,炮手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班长说:“同志们!我们打得好,动作还要更迅速,瞄准更精确,掌握空隙,抓住这个机会,狠狠打它,汽车和火炮都要变成我们的炮灰。”“班长放心,保证跑不了!”炮手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阵地上立即充满了高昂的情绪。大家累得满头大汗,浑身湿透。二炮手谢金山累得晕倒了,接着又爬起来继续拉火炮,班长叫他下去休息。他坚决拒绝了,并且说:“现在正是一个人当两个人用的时候,我是共产党员,今天为了争取胜利,为了给祖国人民的新年献礼,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把炮弹打出去。”刹那间接二连三的几个急促射击,把其余的汽车和炮都打着了火。所有的弹药都炸开了。爆炸声响成一片,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直上云霄。夕阳渐渐坠下了,夜色笼罩了大地。我们的观察所也看不大清楚了,只有250路上敌人汽车还在燃烧着。一会儿前沿步兵传来电话说:“你们打得好,火炮打得真准呀!今天共击毁了敌人四台满载弹药的十轮大卡车和四门榴弹炮,带着几个活鬼子一起回了老家,祝贺你们,打得好!”我们把这些战果告诉了四炮,四炮全体同志异口同声地说:“今天这点胜利,作为我们庆祝元旦给祖国人民的献礼,以后我们还要继续争取更大的胜利,为祖国增光”。四炮仅以20发炮弹的代价击毁了敌人满载弹药的十轮大卡车四台、榴弹炮四门和死伤十余人。经上级党委批准,又给四炮记集体功一次。本人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3年元旦于朝鲜上浦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