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临沂临沭县委老干部局创新推动新时代老年教育工作

2022-6-28 18:00|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65| 评论: 0

摘要: 老年大学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也是新时代做好离退休干部和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临沂临沭县老年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老龄事 ...

老年大学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平台,也是新时代做好离退休干部和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临沂临沭县老年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条例》等文件精神,牢牢把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面向基层、规范发展”的办学原则,夯实基础建设,整合各类资源,稳步推动新时代全县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党建“领”校建,政治立校引领老年教育。老年大学是广大老年朋友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的主要平台。在办学过程中,县老年大学坚守“政治立校”根本原则,突出党建带校建,2019年成立了县老年大学临时党总支,10个班级设立了临时党支部,并在具备条件的各分校或教学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并纳入总校临时党总支管理。在做好日常教学的基础上,各支部以班级为阵地开设“微课堂”“红色讲堂”等,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党员思想常新,信念永存。

“建”规章“立”制度,规范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完善规章制度,以“三规范”(规范职责分工、规范教学内容、规范学籍档案)为重点,健全《临沭县老年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临沭县老年大学档案管理制度》《学员手册》等制度,夯实了规范化建校的制度基础。规范日常管理,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严格落实班级考勤和教室日志制度,定期召开教师、学员座谈会,指派专人负责日常教学管理,增强了规范化建校的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师资库,从教育系统和其他行业选拔任用8名高素质教师,并围绕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每学期组织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订阅《书法报》《音乐教育与创作》《中国老年报》等学习资料,提升了规范化建校的智力支撑。

“重”创新“有”特色,灵活设置满足多样需求。在做好县老年大学主体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镇街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等优势,灵活开办特色课程。依托沟北村史馆、后高埠农耕文化体验区、高埠前孝文化讲堂等乡村文化阵地,开办村史和传统文化课,深受当地老年朋友喜爱;郑山街道徐埠前社区把老年大学办在京剧艺术馆,有效促进了传统戏曲文化的发扬传播;在县广播电视台开通“空中课堂”栏目,每周定期更新播放教学视频;,利用“临沭老干部之家”微信公众号开设“云课堂”,拍摄剪辑健身气功、瑜伽等网上课堂,全面开启“线上+线下”学习模式,打通老年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荐”共享“助”共建,优势互补拓宽教育阵地。出台《临沭县老年大学社会化办学改革工作方案》,围绕县老年大学主流办学、部门单位合作办学、民间团体特色办学、医养教结合办学四个层面,打造师资共享、实践共建、场地互用、专业互补、活动互动为主的“2共+3互”办学模式,实现资源合建共享。在齐鲁银行分校开设金融防诈课程、蕾欧娜国际模特学校特色教学点开设模特课程、春山茶博园分校开设茶艺课、临沂市工业学校分校开设面点课,爱加·普拉提瑜伽特色教学点开设瑜伽课,为临沭县老年大学的发展注入新鲜动力,初步形成具有临沭特色的办学体系。

“丰”活动“扬”特长,发挥作用助力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县老年大学主阵地作用,积极组织学员参加教学成果展示和各类比赛活动,全面展示老年大学的教学成果。围绕“七一”、国庆、重阳节等重要节点举办书画展、文体展演等活动,每年选派老年大学骨干学员参加全县“一年一村一场戏”送文化下乡,组织书画班学员到社区开展“写春联送福字”活动等。同时,积极发挥老年大学人才集聚优势,吸纳200余学员加入“五老”志愿者协会,紧紧围绕基层治理、疫情防控、关心下一代等开展各类志愿活动100余场次,有效提高了老年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了老年学员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