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杨仁忠计划去一趟浙江玉环市刑事拘留所,探访一群迷途少年。 他和这群迷途少年结缘,是在2014年2月。“在一间狭窄的小房间里,我看见十几名孩子剃着光头,穿着劳改服,蜷缩着站成一排。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当时的情境,杨仁忠至今历历在目。 “他们本该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现在却被布满铁丝网的围墙困在方寸之地!”回家后的好几晚,杨仁忠都辗转难眠。深夜里,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失足青年重返社会! 行如所思。自2013年退休加入玉环市关工委以来,他前往玉环市刑拘所、楚门派出所进行劝导,帮助规正人员融入社会,组织开展中小学生道德教育宣讲和专题报告……在杨仁忠的带领下,玉环市的未成年人犯罪率正逐年下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得当的教育者”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和别人倾诉,但他们往往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杨仁忠说,自从参加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帮教工作以来,从没有沟通失败的案例。 杨仁忠做帮教活动,从不提前准备资料:“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以平等的姿态和他们沟通,就是最好的方法。” 用真心换真心,是一门笨功夫,也是一门真功夫。位于椒江三甲的市戒毒所有个“刺头”,在接受心理疏导时,不仅不服从管教,还摔了副所长办公室的电话。众人得出结论:这个小孩不好教! 杨仁忠在探望这个玉环籍的孩子时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方法不得当的教育者。“孩子,你还有大好的年华,不要让自己一辈子都带上吸毒的烙印……”当天,杨仁忠和他从人生的意义价值聊到青春年华的美好,聊到孩子热泪盈眶。 “杨老师,我以后还能再跟您聊天吗?”临走时,“刺头”要了杨仁忠的联系方式,表明决心早日戒毒,回归社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果再进戒毒所,实在是愧对杨老师!”一位多次复吸的孩子如今已在家踏实务农:“你在里面好好学习,出去后还有光明的未来!”督促浙江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里的後子参加业余记者培训班,掌握专业技能;“自己的人生不是为父母而活。”半个月坚持每天一个电话,帮助绝食四五天的孩子重拾人生意义,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青少年教育路上,杨仁忠步履不停。 家庭、学校、社会教育齐发力 引导迷途少年重返社会,不如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培训,预防他们误入歧途。 早在1999年,在楚门镇中心小学当校长时,杨仁忠就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热线电话,并首创“各类特长生、全能特长生”评选机制,让全校60%以上学生都有受表彰机会。 “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在其他方面有特长,奖励给他们一支铅笔,说不定就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回顾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杨仁忠写下了多篇关于青少年教育的论文。其中《暗示的教育作用》在全省心理学会研讨会上获得二等奖。 “青少年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同步进行。其中,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很多孩子走上歧路的原因。”杨仁忠说。 “家长法制观念的提升一定要纳入全日制教育课堂当中,对家长的法制培训刻不容缓!”以学校、社会之力查漏补缺,改善学生的家庭氛围,是杨仁忠一直所坚持的。 多年来,他开展“美德”好少年、“教子有方”好家长、“孝老”之星等评选活动;与“老范面对面”合作,将法制教育活动送入各大中小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课堂…… 2019年6月,“杨老师工作室”成立,玉环市关爱青少年工作有了新的阵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