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奎文区不断整合链接社区资源,引导老年大学学员发挥头雁作用,将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激活社区治理“微细胞”,推动老年教育与社区治理互促共赢,让老年教育有广度,活动平台有宽度,志愿服务有厚度。 一、链接资源,拓宽服务,构筑老有所学的全域版图 积极整合资源,努力实践“家门口”的老年教育,推进老年教育向农村社区延伸,拓展老年大学的覆盖面,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老年教育网络。目前,在7个街道13个社区设立了老年大学分校,开设书法、国画、声乐、舞蹈、瑜伽等22个专业班级,平均占地面积800余平。区老年大学孙家社区分校、东上虞社区分校、苇湾社区分校分别与金色阳光养老服务中心、四季青养老中心、益寿堂养老服务中心合作,开设适合老年人的书法、声乐、绘画教学,把老年教育延伸到社区、养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了老年教育全覆盖,丰富住养老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了高龄老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价值。 二、配强骨干,丰富平台,扩展老有所乐的活动阵地 发挥老年大学优秀学员的头雁作用,引导就近参与社区生活,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等,组织成立声乐舞蹈、书画摄影、体育健身等老年艺术社团30余个,不定期组织文艺汇演、成果展示。大虞街道东庄社区春晖艺术团根据人员特长进行分类、分组,编写快板、小品、三句半、说唱等各种类型的节目,把身边的模范人物搬上舞台,自编自导自演快板《跟着党走永向前》、舞蹈《北京的金山上》、合唱《共筑中国梦》等节目,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在辖区各个小区进行文化教育、文艺演出等公益文化活动200余场,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让老年人在学习中获得能量,在展示中获得自信,提升老年人在学习活动中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党建赋能,老老互助,延伸老有所为的服务空间 积极探索“社区分校+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引导更多老年大学学员走进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志愿服务,东关街道苇湾社区益寿堂养老服务中心多年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七彩桑榆、颐养益寿”党建品牌,形成了党组织为龙头、党员先锋为示范、社会组织为主力军、社会工作者和居民志愿者为支撑点的多方合力。其所在的苇湾社区老年大学和志愿队伍50余人主动对接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文艺演出、捐款捐物、每周义务包饺子、给予老人精神慰藉等志愿服务,打通养老院与志愿者之间的通道,实现供需双方信息“无缝对接”,为基层社区治理发挥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