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现状,把智慧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江苏靖江市立足街道社区,以退休党员干部、老年志愿者为主体,带动社会志愿者、社区义工等,按照“233”工作思路,探索“靖心守望·智慧互助”养老新模式。利用专业服务、智能手段、互助方式,向离休干部和离休干部遗属提供个性化、亲情化、精准化的“陪伴式”养老服务,让他们晚年生活更便利、更舒心、更安全。 一、明确两大服务领域 (一)智慧服务打造品质。根据离休干部意愿,安排专业人员上门提供“足部护理、中医推拿、扦脚+捏脚+刮脚、专业理发+刮脸”四项个性化服务项目,同时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线上回访和星级评价制度,依托“12349”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动态监测,对服务质效不佳、效果不好、满意度不高的及时反馈处理。为独居、空巢的离休干部安装一键式智能呼叫器,便于助老员第一时间上门解决难题,切实提升智慧养老服务的响应速度。 (二)互助服务彰显温度。推广符合离休干部和遗属需要、便于志愿者实施、易于全域推广的“五帮”志愿服务项目,即:帮助餐送餐、帮生活照料、帮协助代办、帮精神慰藉、帮文化颐养,形成“一人一策”个性化互助养老服务清单。同时,在统筹用好党内关爱资金、特困帮扶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分批次帮助困难离休干部遗属实现“银心愿”。 二、建立三项工作机制 (一)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构建“市委老干部局牵头,多方参与、相互配合、协调有效”的“联动式”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省、市离退休干部信息平台推广应用,签约医疗机构、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定期维护“一人一策”精准服务档案,及时掌握服务对象、所辖区域老同志情况,通过志愿者、社区网格员定期开展上门走访,解决离休干部和遗属身边的“微”困难。 (二)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经费,用于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志愿服务提供活动场所。依托“靖江先锋指数”平台,为参与志愿服务的退休干部提供“积分兑换”“爱心超市”等激励礼遇机制,形成“让低龄志愿者得实惠、让高龄老同志享服务”的良好效应。 (三)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引导更多老干部、老年人、青年志愿者群体以及“179”志愿者协会、家有儿女爱心志愿者协会等知名公益组织参与到服务中来,为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贡献一份力量。 三、实施三步推进举措 2022年,靖江市计划按照“调研—实施—推广”的步骤,积极探索“靖心守望·智慧互助”养老新模式。目前,该市已由市委老干部局牵头,分层分类为离休干部建立了需求台账。同时印发《关于开展“颐爱相随”离休干部遗属专项关爱行动的通知》,动员各部门切实掌握本部门本单位原离休干部遗属的情况,完善了信息库,做到全覆盖、无遗漏。下一步,将成立“靖心守望·智慧互助”志愿服务总队,依托离休干部和遗属所在社区,就近招募年龄相对较轻、身体较好的退休干部志愿者作为助老服务活动的主体,辅以社会志愿力量,按照“住址相邻、性格相近、爱好相似”原则,设立“双向菜单”,实行自愿结对和组织安排双结合,充分发挥健康低龄退休干部志愿者的优势,为需要帮助的老同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拓展“养老不离家”的社区养老服务新渠道,进而为向全市老龄群体辐射推广“智慧互助”模式积极探索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