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济宁泗水县建立“135”工作机制,聚起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一团火”

2022-5-17 17:35|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609| 评论: 0|原作者: 程朗|来自: 泗水县委老干部局

摘要: 近年来,济宁泗水县探索建立“135”工作机制,打造泗水特色的“洙泗华龄”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推进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精品化。一个统筹,推进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伍标准化建设。一是构建“ ...

近年来,济宁泗水县探索建立“135”工作机制,打造泗水特色的“洙泗华龄”老干部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推进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精品化。

一个统筹,推进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伍标准化建设。一是构建“1+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坚持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一盘棋”思想,按照“统一领导、总分架构”原则,根据老干部志愿者不同爱好、不同特长,分层分类成立“才艺培养志愿服务队、社会监督志愿服务队、两史教育志愿服务队、普法维权志愿服务队、文化艺术志愿服务队、乡村儒学讲堂老干部义工团、四德教育服务团”等7支分队, 形成了协会牵头抓总、特色分队全面推进的“1+N”工作布局,凝聚起了全县600多名老干部志愿者,拓展志愿服务覆盖面。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树骨干力量,加大带头人选树力度,每季度组织召开交流座谈会,每半年组织1次集中培训,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者服务能力。先后培树了南大鲁、周炳德、陈金茹等3名省级最美老干部志愿者,郝传河、张理香2名市级最美老干部志愿者,李兆忠、钱玉珍、刘锡钦3名市级理论宣讲工作者。

三项机制,保障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常态化运作。一是实施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通过联合团县委、教体局、文旅局、卫健局、人社局、民政局等部门,积极为老干部志愿者开展活动谋求政策支持、场地支持、平台支持等,实现了老干部志愿者的力量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二是实施协会联动机制。联合泗水县微公益协会、夕阳红助老服务团等协会组织,开展共建联建活动,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新型合作关系。近年来,坚持志愿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共同开展“爷爷奶奶一堂课”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强化运行保障机制。强化阵地保障,积极整合阵地资源,打造6个社区共享活动站、红帆驿站,为志愿者开展各类活动提供便利、充足的保障。强化资金政策支撑,逐步形成财政投入、社会捐赠、项目合作等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发挥宣传平台作用,联合县相关主流媒体,加大对老干部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

五个助力,发挥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多领域作用。一是助力理论宣讲。依托县烈士陵园、党史纪念馆、钱杰东故居等县域红色资源,王春、钱玉珍等10位宣讲员扎根基层,通过“小板凳”、文艺演出、送戏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党史、政策法规、革命传统教育等宣传活动,辐射全县13个镇街340多个行政村(居),听课群众累计10万人次。二是助力社会治理。畅通老同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渠道,在疫情防控、文明实践、社区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去年以来,葛长波、李兆忠等16名退休干部主动申请到圣源湖社区、新兴社区等4个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楼栋长、单元长,收集民意、化解纠纷,累计收集民意300余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8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三是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组织有农业科技、种植养殖等领域经验的老干部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民增收。济宁市乡村振兴合伙人刘玉荣连续5年走进乡村,为留守妇女培训柳编技能,促进村民致富增收。四是助力青少年成长。每年清明节、六一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徐本友为代表老干部志愿者积极向青少年讲历史讲传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五助力便民服务。老干部志愿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积极投身健康义诊、心理咨询、家电修理、帮办代办等助民便民服务,力所能及地为需要帮助的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