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牟平区“五老”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始终怀着满腔热情进学校、入社区,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导青少年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针对后疫情工作变化,率先垂范做好疫情防控、法治教育、网上宣传、校园宣讲等工作,充分体现了“五老”志愿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不懈奋斗精神。 “后疫情时代”对“五老”宣讲团提出新挑战 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中山大学教师王竹立老师指出,“后疫情时代”,并不是我们原来想象中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暴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在这种形势下,学校传统的班级授课即“线下教育”也转变为线上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五老”宣讲团成员主要由老教师、老干部组成,他们大都已年逾花甲或古稀,对于线上教学较为陌生。“后疫情时代”对“五老”宣讲团提出新挑战。 创新线上教学模式 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清明节来临之际,新一轮疫情形势下,区关工委秘书长,区三所中小学校外辅导员曲建玲通过书法的形式,网上寄语少先队员们文明祭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最美少年。区第二实验小学制作了美篇,用寄语作为引子,引导孩子们文明祭奠,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广泛传播。由于疫情反复,关工委青少年读书堂硬笔书法辅导课不能开班,曲秘书长就通过录制视频,进行线上教学,确保学习书法的连续性。 充分利用线下教学 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3月4日,牟平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走进新建街小学,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少儿礼学课堂。IPA国际注册高级礼仪讲师,少儿礼学教育师花蕾,以向同学老师问好打招呼的方式,将拱手礼以身示范,拉开授课序幕。在授课中,花蕾老师结合弟子规讲述日常着装礼仪规范,以白衣天使和钟南山爷爷等典型事例,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少儿品德课程。 4月1日,牟平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走进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法治教育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姜欢笑老师做了以“预防和正确处理校园霸凌”为主题的宣讲。1900多名老师和学生共同在录播室和学生各自教室参加了活动。 充当志愿者 护卫青少年人身安全 后疫情时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安全都面临新的挑战。广大“五老”志愿者也积极行动起来,为青少年保驾护航,帮助呵护他们平安健康长大。4月6日,新一轮疫情过后,牟平区广大中小学生重新入学,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五老”义务担任志愿者,助力青少年“学路”安全。每天放学时刻,位处交通要道的学校门前都能看到“五老”志愿者协助指挥通行车辆,为小学生“保驾护航”的身影,用他们宽厚的身体为小学生的安全筑起一道“钢铁城墙”。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新形势,新任务,“五老”宣讲团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安全成长。请为他们高尚的行为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