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漫议“善读书”

2022-5-5 15:28|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428| 评论: 0|原作者: 毕泗生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各级干部:“要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善读书,就是要在爱读恒读的前提下,讲求读书的方法和艺术,做到读之有成、学之有 ...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各级干部:“要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善读书,就是要在爱读恒读的前提下,讲求读书的方法和艺术,做到读之有成、学之有效。

善读书,就要泛中取优,把书读“精”。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广泛涉猎群书,不断学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知识。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天下书籍汗牛充栋、不可计数,一个人生命和精力有限,穷尽一生也难以读完所有书籍。必须根据自身需要和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求精求当。这正如宋代文学大家苏东坡所说:“书富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托尔斯泰说:“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古人唐彪曾把书籍划分为五类: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善其读首先要精其选。要善于在漫漫书海中“取法乎上”,遴选那些有思想深度和应用价值的书籍,尤其要选择经典名著。“常念为经,常用为典。”凡属经典皆历经岁月淘洗和历史积淀,承载着超越时空的人类优秀思想精华,蕴含着历久弥新的人生哲理和人文内涵,可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是中华文化的元典型书籍。“国之千秋系于政,千秋胜负决于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首先要精选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奔流不息的时代大潮中登高望远、修身养志,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获取踔厉奋进的精神伟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一般情况而言,领导干部普遍应当读下列三方面的书。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第二、做好领导工作必须的各种知识书籍。第三、古今中外优秀传统书籍。”这就给我们指明了精以读书的选择方向。坚持不懈地读好书、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延伸个人思维视角,让自己走向卓尔不凡,这是善于读书的根本之点。

善读书,就要熟读明义,把书读“懂”。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晚年在我的读书经验一文中,将自己80多年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一是精其选,二是解其言,三是知其意四是明其理。一句话,要把书读懂读透。经典精要之书往往比较艰涩深奥,不像通俗读物那样省脑省。只有舍得下工夫气力,锲而不舍精读文本,才能体会到经典之妙名作之伟。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首先要原汁原味读原著。恩格斯说,一个人如果想研究科学问题,首先要学会按照作者写作的原样去阅读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并且首先不要原著没有的东西。因为只有研读原著本身,才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才能真正读到真理的味道,领悟出活的灵魂。其二,要咀嚼求思。培根在论读书中写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对经典精要之书,定当文火煨炖,细嚼慢咽,字斟句酌。在精深读书方面,毛泽东主席堪称世人典范。据有关资料介绍,他生前把资本论读了三遍,共产党宣言读了一百多遍,资治通鉴》读十七遍,红楼梦读了十遍以上,并且写下了大量读书摘要和笔记毛泽东说读书先要粗读,有个大概的印象,然后是复读,重温一下重要章节,也叫精读。在这个基础上,再写点笔记,问几个为什么,联系实际思考一下周围的事情,这样才能防止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其三,要力戒浅浮。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来了阅读方式的迭代更新,传统阅读的一卷在手变成了现今的数卷。数字化赋能无疑拓展了求知的渠道,但碎片化、快捷型的阅读”,绝不能取代纸质书籍的深度阅读。日本著名学者认为如果书读不够,只依靠互联网的话,就只能在海量的信息表面漂流,完全无法深入其中。我们一定要摒弃时下那种一味追求阅读快感的浮躁心态,增强而识学而不厌的定力,保持“韦编三绝”“挟策读书的执着,使阅读走深走心走

善读书,就要深思明理,把书读“通”。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由浅入深、持续积累的过程,一个去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要想把书读好,就要躬身入局深入进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消化追所读内容,既知其意更明其理,知其更知其所以熟读静思中于心”“内化于己。巴金先生有句名言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智慧和经验,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智慧是死的,要他变成活的东西,以时代生命,活以用之,同样离不开思考。读书与思考共为一体,相辅相,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指出读书一要读,二要怀疑,三要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质疑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萌发问题意识能够见人之所未见的前提。一些正确的思想认识往往是在于无疑中求有疑的思辨过程中形成的。要开动思想机器,坚持理性读书,做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就要把自己融入书本,与作者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出乎,就要在读懂的基础上跳出书本,举一反三超然思辨,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进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思想境界,从更多维度、更长周期把握过去、当下和未来。善读书的妙义要道是善于把所读所获化为己有。清代诗人袁枚在读书作文之法中说过教人读书,不但要破其卷”、更要取其神。何为?蚕吃桑叶吐丝,蜂采百花酿蜜,人吃饭长精神,这才叫。一言蔽之,读书要注意消化吸收深思明理,实现自我超越

善读书,就要学而为用,把书读“活”。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读书的根本目的是把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效果毛泽东主席生前一再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只有把学到的知识变为己有派上用场才算是学得精彩学得有效“世事洞明皆学问”,对于一个善于读书者来说,世间一切都是书。读书要知行并茂,既要读书斋纸卷的有字之书”,读社会实践的无字之书,要学习前贤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精神,走出书斋,走进社会,带有字之书,去社会实践中奥妙无穷的无字之书。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中把书读活、读好。西汉扬雄把读书成效分为四等一等读书后能付诸行动,二等著述立言,三等是传道授业,四等就是普通人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读书要取得一等读书成效,就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坚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善于学习钻研最需要、最管用的东西,善于用读书为自己铸魂赋能,善于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善于运用学习所得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并让读书成果呈现在踔厉奋发的创造性工作之中。

开卷有益,善读成法,只要我们有恒读不之志,用心体验和把握读书规律,泛中求精,变中求用,是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的。(作者系山东省政协原秘书长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