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邹城市坚持以立德树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为根本,以红色基因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为主旋律,坚持常规工作深化提升、重点工作全面突破,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工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动作为,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取得丰富成果。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关工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头等大事来抓。制定下发了《在全市关工委系统及青少年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举办了市、镇关工委系统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培训班和关心下一代工作骨干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确保了全市关工委系统思想教育全覆盖。引导各级关工委组织及“五老”队伍,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推手,共有270名“五老”同志调整充实到红色基因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党史教育、法治教育等各类自愿宣讲组织,共开展宣讲活动120多场次,惠及青少年及学生家长10万人次。 多措并举,家教家风家庭教育工作有新进展。积极探索家庭教育新形式,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家庭教育体系,连续6年组织开展了学《父母规》、育成功子——传承孟母文化、百校万名家长教育活动;连续3年实施了“父母规学堂”家教百日工程。在此基础上,今年,召开了“濡润邹城”家庭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推进会议,培训了100名家教讲师,在56个社区、村庄和学校开展了家教“三进”试点。 学做结合,关爱帮扶工作又有新作为。凝心聚力做好青少年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工作。连续12年开展资助困难大学新生工作,共资助困难大学新生3604人,累计发放救助金达1200余万元。学习借鉴“临沂无孤”帮扶孤困儿童的经验,成立了孤困儿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邹城市关工委孤困儿童关爱志愿服务团,制定了工作规范,联合市民政局等11个部门发放志愿者招募倡议书5000余份。目前已摸排关爱对象895人,招募爱心志愿者500余名,成立了4个镇街分团,已对28名孤困儿童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救助。 夯实基础,坚持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组织建设。印发《加强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建设工作的意见》,持续抓好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不松劲,加强对镇街、市直部门关工委工作的指导,明确基层关工委领导班子职数、要求等标准。按照关工委建设“六有”要求,加强关工委组织、“五老”两支队伍建设,力争全市“五好”关工委创建率每年提高五个百分点。围绕完善“五老”志愿者协会组织、壮大“五老”队伍、提高“五老”素质,开展了“基层组织两支队伍建设月”活动,并深入镇街和市直成员单位进行分组督导。目前,全市共充实调整各级关工委组织1266个,新进、配备领导班子成员4835人,创建五好关工委536个,市、镇两级“五老”志愿者协会会员达到53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