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故事、看历史展览、学传统书法…… 每逢周末,烟台牟平区“红领巾党校”场馆挤满了小小“红领巾”们。孩子们在“红色展馆”遨游党史海洋,在“红色书屋”体味党史国史故事,在“红色课堂”感受翰墨书香。 近年来,牟平区委老干部局、区关工委共同创建的“红领巾党校”在全区青少年群体引发强烈反响。“红领巾党校”是区委老干部局、区关工委不断探索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转型发展有效路径的创新举措,也是以老同志优势作用发挥推动老干部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改造社区公益场所,建成“红领巾党校”系列场馆,吸纳在红色历史整理编撰、传统书法技艺等方面具备特长的老同志作为骨干力量,创新打造培植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平台。“红领巾党校”建校近一年来,截至目前,已累计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服务1200余人次。 建——红色书屋“开出”满园芬芳 “红领巾党校”场馆的“前身”是牟平退休干部、原党史委姜学会同志的“红色书屋”。十几平的书屋凝聚老人数十年的心血,手绘的领袖画像、编写的诗刊、编撰的地方党史研究文稿和曾发表的文章等。书屋对外开放后,近百余名青少年到访学习,广受欢迎。由于“红色书屋”原址承载能力有限,区委老干部局、区关工委借势借力系统联动,以“红色书屋”为基础构想,改造社区青少年读书堂等公益阵地,打造全区青少年学习党史国史传统文化的“红色教育平台”,“红领巾党校”系列场馆应运而生,深受全区中小学生喜爱。 老同志在“红领巾党校”展馆为孩子们讲解 览——红色展馆立体式“绘就”红色故事 红色展馆约500平方米,六个篇章展厅和一个红色书屋展厅前后呼应,由致力于关心下一代的离退休干部担任讲解员,带领孩子们从“祖国篇”了解到祖国的历史兴衰、感叹祖国万里河山的壮美;从“党史篇”体会到党历经的艰难与困苦、惊叹如今的伟大成就;在红色影视作品的声光电中,切身感受党的奋斗历程。“红领巾党校展馆是区委老干部局、区关工委送给全区的一道精神大餐,为青少年的茁壮成长提供了一处神圣的红色殿堂和精神高地。”全国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全区退休干部模范、“五老”志愿者陈敏先说。红色展馆立体式多方位“绘就”红色故事,孩子们在心里埋下红色种子,从中汲取信仰力量、筑牢理想信念。 青少年在“红领巾党校”展馆开展活动 读——红色书屋平面式“讲述”红色历史 “红色书屋”书香牟平青少年学堂的小方桌旁,孩子们在静静地阅读红色故事;书架旁,孩子们在耐心挑选读物。牟平区关工委购置、发动社会人士及部分离退休干部捐赠的近一万余本书籍陈列其中,还有取材于牟平红色资源、通过整理本地红色历史编撰的《牟平故事》读本,让孩子们从身边故事感受红色文化。读书会上,孩子们争相踊跃发言,思维的火花在小小的书屋里碰撞。除提供阅读场所外,“红色书屋”充分发挥老同志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根据青少年特点和“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爱好、专业、服务经验,邀请担任“红领巾辅导员”,开设青少年“红色读书会”,打造“辅导员伴读、青少年交流”的互动模式。红色书屋讲述红色历史,使孩子们收获知识、增长见识、培育意识。 区关工委关心下一代读本《牟平故事》 孩子们在红色书屋阅读、开展读书会活动 写——红色课堂手把手“感受”翰墨飘香 “要注意,横要平、竖要直……”47年党龄的“五老”志愿者曲建玲在为孩子们教授硬笔书法课程。每逢周末,周边社区、学校的青少年准时到红色课堂学习书法。书法爱好者、中华书法研究会会员曲建玲义务为孩子们授课。自2020年4月以来,无论刮风下雪,从未缺席书法讲台。他说,“我希望能让孩子们在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中厚植文化自信,激发对于党史国史的学习兴趣,铭记历史、传承文化、筑牢信念。”自公益硬笔书法课开设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课180余节,受益学生近900余人次。从“看”到“写”,红色血脉在青少年心中流淌。此外,红色课堂还开设“家庭幸福人生讲堂”“青少年心理辅导讲座”等公益课程,深化“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主题活动,充分发挥老同志优势作用,邀请专业过硬的离退休干部、“五老”志愿者等讲授,聚焦家庭矛盾化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等多项热点,辐射带动社区乃至全区家长及青少年参与。“桑榆力量”助力家庭和谐、助推社区治理、推动全区发展正在进行时。 家庭教育大讲堂 曲建玲教授书法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