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中国网信》创刊号发表《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网信事业发展纪实》

2022-3-21 16:11|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594| 评论: 0|来自: 中国网信杂志微信公众号

摘要: 万山磅礴看主峰——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网信事业发展纪实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 ...


  治国有常民为本——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全球各个民族同贫困做斗争的历史。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是我国创造的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2020年4月20日傍晚,秦岭深处,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木耳展销中心迎来了一位“特殊带货员”。

  直播台前,习近平总书记对着手机镜头点赞——“小木耳、大产业”。

  当晚,柞水木耳火爆全网!2000万网友涌进直播间,20多吨木耳被秒光。习近平总书记被亿万网民亲切地称为“最强带货员”。

  时间回溯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贫。

  “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让贫困地区群众在互联网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挥互联网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多次就实施网络扶贫行动作出重要指示。

  网络扶贫是全国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网络扶贫行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我们坚持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建立了全国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一幅乡村振兴的未来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数字乡村是数字中国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结合点。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现实路径,既是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手段。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就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冲锋的关键时期,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世所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席卷全球。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重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直接部署、亲临一线、全程督战,亿万人民凝聚起上下齐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明确要求。

  2020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抗疫战也是科技战。

  心中有“数”,才能提前谋划,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信息化时代,一切数字化治理都需要数据支撑,如果把整个社会运行比作人体的话,那么数据就是流动的“血液”,是保证信息时代社会正常运行的生命之源。

  5G云法庭、5G远程医疗、5G智能机器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5G技术大显身手,多种创新应用作为政府数字化治理抓手,迅速投身战疫第一线。

  疫情期间,依托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战士”不怕传染、不用休息,速度极快、效率极高。在隔离病房,它们为患者送餐送药;在高速检查站,它们及时提醒司机注意防护;在车站和机场,它们化身消毒员确保公众安全……

  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守望相助的感动,更有技术向善的温暖。在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的艰苦斗争中,网信技术大展身手,在疫情中构筑起一道道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党和国家在防控工作上采取的有力举措,为中国的数字化治理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数字技术在危机中迎来了大规模落地应用的机遇,发挥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部署:“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北京“健康宝”、上海“随申码”、重庆“渝康码”、秦皇岛“健康认证码”、乌鲁木齐“畅行码”……“健康码”,这个创新性举措,在一定区域内打通了人员流动的瓶颈,为复工复产提供了便利条件。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忠实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网信事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当前,中国数字经济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发展模式也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蜕变,甚至在部分领域开创了“领跑”局面。中国向世界展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

  直挂云帆济沧海——立足新的历史方位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

  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图为1月4日上午,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察看智能餐饮设备运行情况。图/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2018年4月22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

  习近平总书记为数字中国建设把舵定向,标定了前进路径,擘画了清晰未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开宗明义,指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新发展阶段,网信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

  “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面向未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网信工作作出新部署新要求: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擘画蓝图、明确目标。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

  “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党中央明确提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党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健全互联网领导和管理体制,坚持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决议》多次提及网信工作,为网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新的号角已经吹响。

  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必然与文明发展阶段相辅相成。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正大踏步迈向网络文明、数字文明。时代大势浩浩荡荡,顺势而为,方能行稳致远。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深化网络生态治理,网络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11月19日,在致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贺信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网络强国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从1949年进京“赶考”,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过关”,时代在发展,但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伟大使命。

  万山磅礴看主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围绕网信事业谋篇布局,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始终牢牢把握正确方向,驾驭和引领着我国迈向网络强国的航程。

  风好正是扬帆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网络空间这个未知大于已知的领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在网信事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激荡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思想引领方向,蓝图绘就梦想,实干成就强国。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全国网信战线将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奋斗、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网信力量!

12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