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故事

2022-3-15 17:48|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579| 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摘要:   2013年—2022年,十年两会,故事很多。  来自大江南北的代表委员,带着泥土的芬芳、暂别工厂的轰鸣、肩负人民的重托,沿着人民大会堂的台阶拾级而上。头顶上方,五星红旗迎风猎猎。  十年,53次“下团组”, ...


  根脉与枝叶

  “中华民族的基因就流淌在血液里”

  2015年全国两会,在民革、台盟、台联联组会上,冯巩委员发言时建议构建闽南文化带,他以自己用闽南语唱歌受到同胞厚待的故事为例,感慨“乡情乡亲的感召力”。

  “你有没有说过闽南语有关的相声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问。

  “今年春晚就有说。但走出去,闽南语唱歌更受欢迎。《世界第一等》《流浪的心情》《爱拼才会赢》一唱,都不让下台。再来一段高甲戏片段,直接请去吃宵夜了。”

  笑声里,在福建工作的悠悠往事静静流淌:“大陆去台的以闽南地区为主,讲的就是闽南话。就像山西的老槐树一样,血缘相亲、文缘相承。闽南文化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我在福建待了10个年头,很多台胞对我说,‘如果说台胞不是中国人,就像说孔夫子、关老爷是外国人一样,我们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发展两岸关系,这个基本面必须考虑进去。”

  共同的历史淬炼,共同的土壤滋养,共同的情感积淀。“不要说台湾了,就算是世界上很多华人华侨不会说中国话,但还是有一颗中国心,因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就流淌在血液里。”

  历史和现实已然证明,每到重大关头,文化都能感知国运之变、时代之潮。2018年全国两会“下团组”,有委员作了题为《用经典作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感触颇深,讲述了他所思考的文化自信:

  “我们现在是距离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最近的一个时代。我们自信起来了。人们怎么想问题,都跟五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基因血脉有关。自己的宝贝还得自己识宝,自己不要轻慢了。我现在送国礼,很喜欢送孙子兵法、论语,中外文对照的,外方政要也很喜欢这些。”

  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璀璨厚重的中华文化深刻影响了今天、启迪着明天:“我们对于时间的理解,都是以百年、千年来计。我们谈规划,都是放眼长远,‘十三五’、‘十四五’、两个一百年……”

  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再到文化自信,还有后来提出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精神,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延续着千百年的熙熙攘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想起一件小事:

  “过去穷,问吃饭了没有,都是问喝汤了没有?吃不了几顿干的。”

  掌声、笑声激荡,总书记继续说道:“勤俭节约的习惯应该保留下去。我家里到现在啊,盛在碗里的,一个饭粒都不能丢了。从我父亲那时候传下来,糟蹋粮食良心上要受指责的。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家庭为本、邻里和谐、勤俭持家等,这些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的缘由。”

  2021年,在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委员们纷纷感言,疫情之下中国交出一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

  总书记由此感叹:“这不仅是一时之运,还有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

  忆往昔,思绪万千。“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这就是自信。”

  自豪笑容里,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苦干实干,是亿万人民的豪情壮志。

  敬畏与无畏

  “我们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

  2017年,全国两会。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关于向经济数据弄虚作假开刀的事,有代表直言不讳。

  “就是忽悠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把数字誊清、见底、挤干水分,虽然你们拿出来的数字好像不太好看,但我觉得实际上很好看。”

  掌声如雷。总书记环顾会场:“这是光明磊落的数字。党中央支持你们这么做。真正凭着真抓实干、锲而不舍努力把经济搞上去,不耻落后。就是鲁迅讲的,中国人的脊梁。我们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发展,要经得起实践、经得起人民、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正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坚持自我革命”,郑重写入百年党史第三份历史决议。决议出炉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重温了发生在1945年陕北黄土地上的“窑洞之问”:

  “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我们党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之源、底气所在。”

  不私,而天下自公。“下团组”时一句句雷霆万钧、一字字响鼓重锤,底气正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间正道:

  “让不作为的人坐不稳,让忽悠的人没前途,让跑官要官的人没市场,让买官卖官的人受严惩”;

  “当共产党的官,当人民的公仆,拿着国家资源去搞行贿受贿、去搞权钱交易,这个账总是要算的”;

  …………

  “这个账总是要算的。”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这句话,在山川河谷间久久激荡。两会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给党中央递交了一份《关于开展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的报告》。对腐败的增量和存量,总书记讲得十分透彻:“坚决零容忍”“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一年后,再到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谈到同一个话题,追问进展。向后看,要“倒查二十年,彻底揭开区域性、系统性腐败的盖子”;向前看,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

  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矩。

  “怎么老抓?没完没了。”对这样的声音,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只要存在就没完没了,就是要永远进行时。”清醒而坚定,无私而无畏。

  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从八项规定说起,他忆起渣滓洞白公馆内,革命先烈用生命写下的“狱中八条”。

  “我反复看,看了以后沉思良久。在生死关头、危在旦夕之际,想到的是党的事业。他们提出八条,意在警示后人,一个政党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多么重要,一个共产党的道德情操是多么重要!”

  时间长河奔涌,信念之火永存。中华民族跨越百年的长途跋涉,是感天动地的红色足迹,有无数英雄的无畏抉择、勇毅坚守。

  2019年两会“下团组”,习近平总书记动情讲述了一位老将军骨灰撒到战场上的遗愿。“血战湘江,很多战友都牺牲了。他说,死后要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这个感情在我心里,久久放不下。”

  煌煌党史,壮歌慷慨!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啊!我们的初心是什么?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十年的两会故事,凝结了多少奋斗跋涉,汇聚着多少梦想希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书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伟大史诗。无论雪域高原、戈壁沙漠,无论悬崖绝壁、林区山区,再是偏远、再是荒凉,也在同繁华都市一道,同步感知中国脉动。亿万人民的声音,直抵北京;亿万人民的期盼,牵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写入党和国家的文件政策里,落实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每个人都是这场伟大史诗的见证者、参与者、书写者。

12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