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河南林州逃荒要饭至山西平顺西沟村的穷苦农民,在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这人就是名闻太行乃至全国的英模李顺达。 毛泽东对李顺达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和持续的关注缘起于1943年。1942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难困苦的岁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向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军民发出:组织起来、生产自救、度过灾荒的号召。1943年2月,李顺达组织五户贫苦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西沟互助组,开了有组织的互助合作生产的先河。 中共太行区委、平顺县委及时推广了李顺达创办互助组的经验,《新华日报》(太行版)等根据地的媒体及时进行了宣传报道,互助生产在太行区迅速发展起来。李顺达创办的西沟互助组迎合了毛泽东关于中国农业合作化的慎独思考。1943年11月29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会上作了题为《组织起来》的讲演,对互助生产这种农业组织形态给予肯定。 1944年11月,太行区在黎城县南委泉村举行首届杀敌英雄、劳动英雄大会暨战绩、生产展览大会。李顺达被评为“生产互助一等英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授给李顺达互助组“边区农民的方向”的锦旗;1948年年底,中共太行区委、太行行署把西沟互助组互助合作生产的模式表彰为“翻身农民的道路”。李顺达成为毛泽东推进中国农村生产体制变革的实验典范,中国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先行者。 1949年11月,刚刚建立不久的共和国,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在天津举办了工农业博览会。李顺达作为山西农民参观团的一员,赴天津参观。参观完博览会又到北京,在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彭真的关照下住在了前门饭店,参观了颐和园、故宫、天安门广场等。在准备返回山西的前一天下午,彭真请山西老乡吃饭。餐间,彭真对李顺达说:“这次到天津和北京参观还满意吧?还有什么要求和困难提出来,我来帮忙。”李顺达说:“ 既然来到了北京,还想见见毛主席。” 彭真听了李顺达的话,笑着说:“我给你们出个主意试试。你们给毛主席写封信,我替你们递送给他。” 吃完饭后,由李顺达等口述,带队的干部执笔,把信写好后交给彭真递送毛泽东。 为了表示对毛主席的敬爱,李顺达和代表们赶制了一面锦旗,上书:“人民大救星”。 彭真把信带走后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打来了电话,毛泽东应允晚间接见李顺达等。 李顺达等乘坐汽车早早来到中南海丰泽园的一个小会议室。稍等,毛泽东和工作人员等就向小会议室走来。李顺达等人赶忙从座椅上站起来迎上前去,向毛泽东敬献锦旗。 毛泽东笑笑说:“人民的大救星不是哪个人,是人民自己。”说着把手伸向李顺达:“你好!李顺达同志,互助合作生产英雄,在延安时我就晓得你了哟。” 毛泽东几句家常话,使气氛轻松起来。看见有人看着墙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画像指指点点,就用手指了指说:“这些都是外国人,外国人有两种,一种是我们的敌人,一种是我们的朋友,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先辈!” 毛泽东把话锋又转回来:“日本帝国主义被我们打败了,蒋介石也到了台湾,你们回去要好好搞生产,把南瓜长得大大的,萝卜长得粗粗的……” 这是李顺达首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李顺达成为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首次接见的农民。 1950年9月25日,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正式开幕。毛泽东、朱德、李济深等在主席台上就座。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下前几排凳子上对照自己的姓名入座,李顺达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坐在了一起,并获得了毛泽东题写的“生产战线上的模范”奖状。9月26日,适逢中秋佳节,毛泽东和党中央要宴请与会的1000多名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中央领导和与会代表各自按照名签就座。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时来到宴请大厅,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被工作人员导引向预先安排的座位。毛主席看见李顺达高兴地说:“李顺达同志,欢迎你来开会!我们又见面了。” 李顺达说:“谢谢主席!整天忙国家大事,还记得起我的名字。” 毛泽东说:“记得,记得。你们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英雄模范,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你们这些人要起带头、骨干、桥梁作用。” 李顺达谨记毛泽东的教诲,坚持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和代表着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发展方向。1951年3月9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日报》等全国的主流媒体刊(播)发了新华社播发的《李顺达互助组向全国发起爱国增产竞赛的倡议》。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38个互助组和1681名劳动模范积极响应,在全国兴起了爱国主义丰产竞赛的热潮;5月15日,李顺达互助组给毛泽东写信,汇报互助组成立8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毛泽东批转《人民日报》在6月11日的第一版头条位置全文发表,借以在互助合作生产中取得的成绩和摸索出的经验,为毛泽东正在思谋实行的初级农业合作社探索出了基本的组织形态,李顺达开始名满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