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与独居老人爱的约定——“窗帘行动”小行为诠释“以老助老”大作用

2022-3-9 17:44|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347| 评论: 0|来自: 德州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德州市60岁以上人口达到116万余人,比重超过20.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独居空巢老人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简单的“常回家看看”变成老人对子女 ...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德州市60岁以上人口达到116万余人,比重超过20.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独居空巢老人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简单的“常回家看看”变成老人对子女的奢望,“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何破解“空巢之痛”、守护最美“夕阳红”,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答的命题。

德城区新湖街道青龙桥社区林苑小区的3位退休干部自发形成了守护孤寡、独居老人安全的“窗帘行动”志愿服务队,与老人约定,以“窗帘是否打开”为信号,坚持每天关注小区老人起居情况,及时为老人提供帮助。3人的善举引起了区委老干部局的关注,在市委老干部局的支持推广下,德城区委老干部局制定出台了《德城区推广以老助老“窗帘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区推广以老助老“窗帘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呼吁大家共同关注高龄、失能老人。目前,此项方案得到了市委老干部局的充分认可,已在全市大力推广。

一颗初心守护空巢老人“窗帘之约”

青龙桥社区的林苑小区是一个老小区,126户人家中有40户都居住着70岁以上老人,常年或季节性“空巢”甚至独居的老人约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68岁的韩再军是这个小区的物业经理,也是一名退休老党员,退休后的他一直挂心着小区内高龄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想要为他们做点什么。

他的想法与小区里65岁的宋杰、68岁的毕言凤老人不谋而合,经过三人的商量,决定选定小区内33户年龄偏大、行动力差、体弱多病的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并约定:每天早晨,窗帘如果拉开,表明老人起居正常,如果没拉开,他们便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让志愿者知道我很好。”81岁的居民李同远说,“每天有人惦记着,我感觉心里很温暖。”

青龙桥社区的“窗帘之约”感动了诸多志愿者,各街道社区纷纷效仿,成立窗帘行动志愿服务队,而且开拓出了自己的特色做法。有的社区志愿者在老人卧室窗户显眼的地方贴上“窗帘行动”标识,既方便志愿者们在每日巡查中了解情况,也可以引起小区其他居民的关注,共同帮助志愿者关怀独居老人。有的社区建立“窗帘行动”微信群,每天在群内分享老人情况,“青龙桥社区两位老人平安”“小东关社区两户老人安康”,每天早上,看着一条条反馈信息在手机上弹出来,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这才感觉安心。“观察、拍照、反馈,有情况第一时间上门,这个流程我们志愿者都知道,为老人服务,就是要实实在在。”

“人人都会老”“老帮老”,这是志愿者们常挂在嘴边的话。“窗帘行动”志愿者的平均年龄超过了55岁,“别看我60多岁了,但与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我们还很年轻,有能力、也愿意去帮助他们。”毕言凤老人说。一个小小的“窗帘之约”,成为邻里互助的生动样本,凝聚起强大的“敬老之力”。 

一个典型发挥“头雁效应”构建“以老助老”新模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窗帘行动”志愿者们小小的举动有效保障了社区独居、孤寡老人的安全,减轻了社区与部分老人子女的“后顾之忧”,是解民意、办实事、暖民心行之有效的善行义举。一层窗帘就可以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再上一道保险,这种接地气、有实效、有情感的暖心之举,在德城区得到迅速推广。

《德城区推广以老助老“窗帘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下发后,各街道社区在“窗帘行动”基础上,对辖区内高龄、孤寡、空巢、独居、残疾或其他情况需要帮助的老人进行进一步摸底,形成《德城区高龄、失能老人需求清单》,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买、代洗、义剪、家政、反诈知识、电子产品使用、心理慰藉等多样化志愿服务,进一步开辟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以老助老服务项目,将第一个“老”专业化、智能化、多元化,丰富服务形式、延伸服务内容,为第二个“老”提供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让“以老助老”衍生出新模式、新内涵,将以老助老志愿服务新模式与离退休干部助力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有机融合,助推形成一代帮一代、低龄扶高龄的波浪式互助养老良性循环

目前,德城区以老年人为主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多达120多支:德城区丰华社区的“乐缝创意坊”,现有35名成员,年龄最小的64岁,他们主要为社区内的空巢、残疾、多病、困难家庭提供连心缝补、畅心聊天、暖心洗衣、悦心理发、舒心理疗和爱心帮扶“六大便民服务”;胜利社区自2017年组成的“宪龙法律调解室”“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关爱空巢老人志愿帮扶志愿者服务队”共计35名志愿者,其中“关爱空巢老人”的志愿服务队平均年龄62岁,他们会定期到老人家敲门问候,了解老人需求,定期维修家中的电气设备,协调和解决涉老纠纷等。

一方主体引起多方辐射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目前,德城区的老人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不少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窗帘之约”等社区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很好地解决了空巢老人部分生活窘境。“窗帘之约”开展的衍生服务项目也在各街道社区积极开展,整合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老年课堂、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等资源,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不离家”的社会养老服务新资源。这种新模式不仅需要老干部、老年人志愿者参与助老志愿服务项目,更需要社会各类资源的整合探索,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青年志愿者、社工、义工参与到助老志愿服务中,扩大志愿服务队伍,增强助老人力资源。

为有序引导和激励更多同志参与助老志愿服务,区委老干部局持续推进助老志愿服务“霞光时间银行”兑换,形成运行完善、标准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时长转化为“时间积分”,存入个人“时间银行”账户,用来兑换“助医、助洁、助管、助学、乐活”等服务或实物,形成“今天我帮你,明天他帮我”、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不独亲其亲”“不独长其长”。今后,德城区委老干部局将进一步协同其他部门,倡导社会参与,鼓励引导各类志愿组织、慈善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募性基金会和爱心人士等,对助老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资助,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保障机制,形成老干部工作部门抓统筹,镇街社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抓实施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参与的助老志愿服务工作机制,让最美夕阳红映照每一个人的幸福晚年。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