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董岳东程淑芹夫妇:老教师“不退休” 义务家教二十年

2022-3-4 18:37|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294| 评论: 0|来自: 北京老干部

摘要: 在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沈庄村,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无儿无女,但却总有背着书包的孩子在他们家进进出出。不知道内情的,或许以为这些学生是在做好事,照顾独居的老人,但其实,做好事的是这两位老人。他们就是董岳东 ...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沈庄村,住着一对老夫妇,他们无儿无女,但却总有背着书包的孩子在他们家进进出出。不知道内情的,或许以为这些学生是在做好事,照顾独居的老人,但其实,做好事的是这两位老人。

他们就是董岳东和程淑芹夫妇。20多年来,这两位退休老教师先后义务为百余名孩子辅导功课,从未收取过一分钱,老两口说:“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一天天进步,我们无比欣慰,这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以后只要条件允许我们会长期办下去。”

故事要从1999年说起,当了一辈子教师的老两口,一直就非常向往农村生活,所以决定把家从城区搬到通州区漷县镇沈庄村。在这里,他们与邻居乡亲们相处得特别融洽,知道两位老人退休前都是一级教师,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学习上遇到困难总爱找两位老人请教,而他们也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讲解。时间长了,孩子们每天干脆到老人家里写作业,有时有的孩子学习到晚上10点多,老人从没烦过。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两位老人专门腾出一间卧室当作学习室,把自家的写字台、饭桌等都腾出来供孩子们学习用……“义务家教课堂”就这么开张了。

那时候,不少孩子一放学就来到老人家里复习功课写作业,这小小的家教课堂不仅成了孩子们的学习乐园,同时为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的家长分了忧、解了难。在这里,学生不仅复习功课,完成课外作业,遇到学习困难还可以随时请教。两位老人为学生提供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辅导。此外,为了丰富孩子们的文化生活,老人还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来跳棋、象棋、扑克牌等,甚至还购置了电脑,安装了空调,只为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寒暑假期间,离家远的孩子就吃住在老人家里,老人给孩子们准备了干净的被褥,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准备一日三餐。付出了那么多,老人却从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很多家长过意不去,纷纷给老人送来米、面和一些生活用品,但都被老人婉言谢绝了。“我们无儿无女,看到他们就非常高兴。”董岳东说。

沈庄村的刘晓晴是最早到老人家学习的孩子之一。那时,她成绩不好,父母都上班,没时间给她辅导,遇到难题只能不了了之。时间长了,她的学习越来越跟不上了,她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急得父母不知如何是好。后来,父母把孩子托付给了两位老人,那之后刘晓晴放学后就到老人家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随时向老人请教,渐渐地学习成绩赶上来了,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续几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两位老人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同样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品德修养。闲暇时,老人还会同孩子们一起“切磋武艺”,教孩子们一些“防身术”,多才多艺的董岳东还用一位家长送来的电子琴教孩子们乐理知识。为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他们俩自己掏钱,带着这些被辅导的学生,到北海公园、动物园等景点参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学生们的进步和成长,老两口的教学信心越来越坚定,兴致越来越浓厚,而他们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上门来找老人请教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不光是本村的孩子,就连周边几个村的孩子,老两口也一视同仁地辅导。每天放学后或节假日老人家里就成了孩子们课外学习的园地。接受多年关爱辅导之后,不少孩子走向了成功,他们也总会利用节假日来看望两位恩师,一声致谢的温暖话语,总能让两位老人心里暖烘烘的。

两位老人不为名利义务家教的故事被当地关工委了解到之后,区、镇、村三级关工组织都表示,一定要把老人照顾好,不能让他们的付出没有回报。通州区关工委领导不但经常到老人住处探望,更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为“义务家教课堂”更换了课桌椅和书柜图书,还联合村党支部为二老解决了卫生间问题。

去年6月,就在党的百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通州区关工委领导再次走进沈庄村看望两位老人,叮嘱他们要保重身体。这一年,董岳东和程淑芹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印记,但在心里,他们仍是20多年前那两个刚到沈庄村仍怀着教育热忱的退休教师。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程淑芹表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要把义务家教坚持办下去,永“不退休”!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