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演出小品《三个媳妇》,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普法;创作快板《法治建设阳光照》,大力宣传反邪防邪;自编自演情景剧《扫黑除恶》,引得社区群众拍手称快;《一个旧挎包》赢得了观众的眼泪与掌声同时,更得到专家的好评……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广泛做好普法宣传,2018年,由安宁市老年大学学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四年来,老人们以各种形式走社区串村庄,开展宣传教育,志愿服务于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依据志愿服务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发挥余热爱心奉献,为良好社会风气塑造贡献力量。 目前,安宁市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队共有46人,年龄最大76岁,最小55岁,充分展现出乐于学习、乐于奉献的老年人们在新时期的新形象。 四年来,“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队”以安宁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出发点,结合社会需求,助推深化安宁市全国文明城市复审工作。为进一步增强群众遵纪守法、共建美好家园的责任意识献计献策,倾情宣传。以创作演出小品、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系列志愿工作,致力于打造老年人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将志愿工作推入长效化、常态化,并号召和影响更多的老年人投入到为他人服务的志愿工作中去。 2018年6月7日,参与安宁市老年大学“昆明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专场演出。演出小品《三个媳妇》,让大笑,在笑声中受到了教育。 6月21日至6月26日,参与连然街道党工委举办的“弘扬社会主义法治 反邪防邪” 主题宣传活动。先后到连然街道武家庄村委会、宝兴社区、东湖社区等演出6场次,结合主题,自主创作快板《法治建设阳光照》,小品《“神差”现形记》《远离毒品,珍惜生命》等作品,呼吁人们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7月11日至7月29日,参与“安宁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活动,自主创作快板《食品安全系万家》、小品《啃老》,深入街道、村居委会演出23场次。将安宁市监管食品安全的各项法规传递到社区居民中间,受到欢迎。 10月14日,参与安宁市委、市政府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汇演,舞蹈《法治之歌》、小品《酒壮怂人胆》入选,演出2场次,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 2019年4月9日至4月21日,参与安宁市“扫黑除恶创平安”主题文艺汇演,自主创作前景剧《扫黑除恶》、《业捕村霸》、快板《扫黑除恶》作品,演出13场次。其中,情景剧《扫黑除恶》将一个“黑社会老大”恐吓、殴打商贩,意欲收取“保护费”,群众敢怒不敢言,最后“黑社会老大”被公安民警处置的故事搬上舞台,引导人民群众在遇到黑恶势力时要相信党委政府,要勇敢面对,及时举报。小品《夜捕村霸》结合正在开展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村霸”这一活动,讲述了“村霸”意欲通过威胁、恐吓等方式干扰破坏选举,最后被卧底便衣警察依法处置的情景,引导人民群众在遇到“村霸”时,要勇于面对,相信党委、政府打击“村霸”“保护伞”的意志和决心。 2020年11月24日至12月25日,参与安宁市“爱国卫生·你我共参与”主题文艺宣传巡演活动。小品《卫生监督员》《良心何在》通过小品演出方式向市民演绎、传播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知识。 2021年6月,在昆明市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笑咪乐呵”曲艺、小品展演中,来自安宁市老年大学花灯小品班学员创作的小品《一个旧挎包》荣获银茶花奖、昆明市“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宣讲大赛文艺类三等奖。 为加强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队伍管理,安宁市老年大学建立完善了4项制度:一是跟踪管理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实施跟踪,收集工作台账;二是活动开展制度。对志愿者服务队的工作职责、组织方法等作出规定,有章可循;三是信息反馈制度。老年大学志愿者服务队要定时向市老年大学汇报活动开展情况、困难和问题、意见和建议等。四是宣传表彰制度。由市老年大学统一组织,将宣传参与活动情况纳入教学班级年终优秀班级和优秀学员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范畴。五是经费保障制度。每年市老年大学给予一定活动经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