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写进报告。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近日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浙江路桥有莲花、鼓词、道情、花鼓、评书等10余种地方特色曲种,分别被收录在各级非遗目录,如“路桥莲花”是曲艺类省级非遗项目、“路桥花鼓”“路桥评书”是台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问题、传承问题,路桥老干部中本就有不少文化工作者、非遗传承人,有强烈的文化自觉,他们利用自身高文化修养和创作水平,退休后积极致力于挖掘和保护非遗文化,不断增强传承活力,助力路桥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一曲莲花余音绕梁 2020年,“路桥莲花”首次登上全国曲艺周大舞台,作为唯一一个省级非遗,与6个国家级曲艺项目同台唱响“浙江好腔调”。2021年,“路桥莲花”更是荣登年度“浙江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退休干部王宗元、王颖父女,同时也是路桥莲花代表性传承人,对传承“路桥莲花”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王宗元编写课程《路桥莲花的传承与发展》供学生学习优秀地方曲艺,不定期在路桥曲艺馆开展《路桥莲花艺术探析》等讲座、培训。王颖巧妙地吸收戏曲旦角的媚美柔软韵味,创立了“小嗓演唱法”,不断推陈出新。 一个花鼓风情万种 曾担任路桥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局长、路桥区老干部艺术团团长的退休干部陈伟滨了解到“路桥花鼓”缺乏表演曲目,主动将创作的词曲作品《美丽路桥》交给花鼓第三代传人,帮助指导唱法和打鼓的鼓点,再进一步进行改编。退休干部还参与创编花鼓作品《人人都夸好媳妇》等,不断将传统文化内涵与路桥文化精髓、城市建设发展、乡风文明弘扬等融为一体,寓教于乐。 一场评书纵说古今 路南街道文化站老站长蔡啸,也是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路桥评书”传承人,从2007年开始接受区文化部门邀请,在南官人文大讲堂开设评书专场,十几年来场场座无虚席。说评书时用的都是路桥方言,将传统老话与当代生活紧密结合,作为台州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台州老话”的传承人,不遗余力进行着对方言的保护。 路桥现有老干部书画协会、诗词协会、老干部艺术团、艺友社等10多个老干部文化团体协会,以群体性的力量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收集、整理和弘扬。路桥区委老干部局持续开展“名师带徒”“青蓝结对”育才工程,通过在学校中设立传习基地、实践基地,组织老干部开展培训讲座、文化下乡、非遗展演等,挖掘整理非遗文化资料建立完整档案,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过程记录,通过展馆进行实物展示,走规范化、项目化的传承道路,展现非遗文化的现代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