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青岛市李沧区:立足“五精准” 构建服务离休干部工作新格局

2022-2-24 17:10|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285| 评论: 0|来自: 李沧区委老干部局

摘要: 青岛市李沧区积极探索服务离休干部的新方法新模式,按照“一位离休干部、一套服务对策”的总体要求,创新离休干部“一人一策”工作举措,推动离休干部精准服务走心、走深、走实。一、精准把脉,深入调研,织密“一对 ...

青岛市李沧区积极探索服务离休干部的新方法新模式,按照“一位离休干部、一套服务对策”的总体要求,创新离休干部“一人一策”工作举措,推动离休干部精准服务走心、深、实。

一、精准把脉,深入调研,织密“一对一”沟通联系网络

李沧区主动织密“一对一”沟通联系网络,积极开展结对服务、跟踪服务、精细服务、特色服务,实现联系有温度、关爱有力度、服务有成效。一是建立服务团队。组织召开全区“一人一策”部署会议,做好28个单位、115个社区信息汇总工作,统一制作、发放“一对一”卡片321张,实现区委老干部局、原单位、老干部“人手一卡”。落实团队联系问候制度,建立“老干部工作者”微信群,第一时间掌握老同志的诉求和心声。二是分类建档立卡。变过去老干部“走出来”为现在服务人员“走上门”工作模式,跟踪了解老干部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困难需求等信息,建立《老干部家庭及子女信息台账》《“一对一”联系服务离休干部工作台》,针对厅局级、处级、科级,能自理、部分自理、不能自理,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等不同类别实施分类、定向管理。三是畅通反馈渠道。创新“2448”反馈回访机制,针对老干部提出的个性化需求、问题等及时研究对策,24小时内给予回复反馈,48小时内办结落实并形成记录,确保老干部诉求第一时间有响应、有回音。

二、精准对接,大胆探索,搭建“菜单式”居家照护平台

探索利用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李沧区离休干部“一人一策”居家服务平台,采用“点-接单-服务-反馈”模式,为离休干部定制“亲情服务包”,尽心竭力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困难。一是提供多元、全面的居家服务项目。向老同志发放《李沧区离休干部“一人一策”服务手册》,围绕助医助浴助洁护、助健五大领域,派遣专业水平高、服务态度好、有资质的护理员、医师、康复师登门提供服务。办法实施以来,已登门助老服务550余人次、家政保洁服务150余人次。二是满足精准、精细的个性服务需求。为全区离休干部配备轮式助行器、多功能拐杖等适老器具,老干部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选择,满足了老干部的个性化居家需求。为每名离休干部建立个性化服务清单,实现一人一个服务方案,一人一个服务团队,一人一本服务台账,确保“一人一策”精准服务顺利实施。是建立专业、标准的运行服务流程。加强对居家服务的运作管理,要求上门服务人员统一配备证件、服装、背包。建立“健康评估—签署告知书—开展服务—现场评价—回访反馈—建立档案”运作流程,使居家服务逐渐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建立跟踪回访机制,定期收集老干部的意见建议,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丰富居家服务项目和服务办法。

三、精准保障,统筹协调,健全“信息化”健康管理体系

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依托永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基地,为老干部提供系统化、综合性的医疗保障服务。一是实施全方面健康监测。依托保健基地,为全区离休干部提供健康巡诊、健康咨询、远程会诊等服务,满足老同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每季度为全区离休干部登门查体,提供验血、心电图、B超等项目,并逐人建立信息化健康档案,为专家团队准确服务提供信息支撑。组建医疗服务专业团队,遴选呼吸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等医护专家成立离休干部医疗保健组,为老干部提供24小时电话问诊、在线咨询等服务。为离休干部开通绿色通道,为老同志取药、就诊等方面提供快捷、优质的一条龙服务。二是提供医联体高效诊疗。保健基地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现离休干部远程会诊、优先转诊,竭尽全力为老干部提供科学合理、更高水平的诊疗方案。组建干部保健科,设置保健病房,提供诊疗、针灸、艾灸、拔罐等20余种医疗、保健项目,满足老同志个性化养生保健需求。三是强化制度保障。坚持“以老干部为中心”的服务原则,建立健康巡诊规范、档案管理规范、健康咨询规范等工作要求,组建由区委老干部局、区卫健局、永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离休干部医疗保障领导小组,跟进督导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医疗保障服务中的疑难问题。增设永清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李沧区第三家离休干部定点门诊,切实推动精准惠老举措落细落实。

四、精准老,整合资源,完善“四就近”融合服务机制

加强离休干部精准服务与老干部发挥作用、志愿服务的紧密结合,在每个社区设立志愿者服务驿站,发挥广大老干部志愿者的作用,助力提高离休干部晚年生活质量。一是爱心陪伴送温暖。聚焦离休干部生活需求,按照“一人一站一队”的原则,为每名离休干部配备3-5名老干部志愿者,义务为离休干部提供精神关怀、走访慰问、居家维修、送餐、买药、买菜、代办等服务。如李村街道大崂路社区的“爱在大工作室”,及时对接联系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料的离休干部,志愿者登门“拉”方式做好心理慰藉、情绪疏导、排忧解工作,成功调解离休干部邻里纠纷、漏水修缮等问题6件二是板凳课堂送关怀。聚焦离休干部精神文化需求,定期宣讲、寄送、发放各类学习材料和会议精神,聆听老同志与党的深厚感情,收录编辑15名离休干部口述党史并印制成册,学习传承老同志的革命优良传统作风。如,李沧区“鲍秀兰爱心工作室”志愿者们开展“百件事 百家情 温暖一座城”活动,与辖区内离休干部过政治生日、共唱红色歌曲、诵读党的历史,通过“板凳课堂”“送学上门”加强离休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答疑解惑对策聚焦老年人关注的法律援助需求,发挥银盾”志愿者服务队、“秦贞双法律工作室”及各法律援助工作站资源优势,为离休干部免费提供代拟文书、民事调解等咨询服务,协助解决离休干部家庭纠纷。

五、精准管理,优化思路,强化“首问制”责任落实理念

坚持“老干部工作无小事”的工作要求,发挥涉老单位协调、配合、指导作用,努力解决老同志“急难愁盼”的问题,积极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创造条件。一是明确“首问负责制”。当老干部或家属咨询、办理相关事项时,明确首位接待或受理的工作人员为责任人,及时建立登记台账,记录人员姓名、时间、咨询事项、结果等,做到问题“一抓到底”、措施“一”。二是注重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李沧区离退休干部及离休干部遗属困难帮扶救助办法》,每年设立10万元困难帮扶救助金,十年来累计帮扶救助96人次。建立“六必访”制度,坚持传统节日提前访、突发情况随时访、生病住院及时访、生活困难经常访、生日寿辰按时访、临终去世关怀访,累计开展关怀慰问、政策答疑、住院看望、生日祝寿510余人次,让老干部感受到党和政府“零距离、全方位”的照顾。三是实施多部门联动。定期召开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发挥卫健、人社、财政、民政等部门优势,建立涉老联席、横向协调、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形成区委主导、老干部局牵头、职能部门联动、原单位支持、社区积极参与的精准服务工作新格局。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