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聚焦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谁来抓、抓什么、如何抓”问题,从完善领导体制、创新组织设置、健全运行机制入手,探索实行市、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对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直接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完善领导体制。认真贯彻中办发〔2016〕3号和鲁办发〔2016〕37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临沂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工作规则(试行)》,明确市、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职责,科学界定与同级党委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老干部局、直属机关工委的工作关系,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老干部工作部门和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具体负责,直属机关工委配合支持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格局,为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实体化”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组织设置。坚持“市县联动、整体推进、分类组建”的思路,重点抓好4类“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驻外离退休干部党员党支部。依托市、县区驻外流动党员党委、临沂商会等,在外出流动离退休干部党员数量较多的北京、上海、深圳、济南、青岛等地,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等方式,全面进行排查摸底,及时组建党支部。老年大学(学校)学员党支部。依托各级老年大学(学校),以专业教学班为单位,要求有3名以上离退休干部党员学员的,全部成立临时党支部。老干部(老年)社团党支部。市、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会同同级民政部门对所有注册登记的老干部(老年)社团进行调查摸底,符合党支部组建条件的及时成立党支部;对暂未注册登记,但运行相对稳定、符合党支部组建条件的,提倡成立临时党支部,与社团负责人共同推动社团规范化建设管理;对暂不具备党支部组建条件的,采取选派党建指导员创造组建条件、老干部(老年)社团联建等方式,抓好党支部组建。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结合离退休干部党员到单位所在社区和本人居住社区“双报到”工作,由离退休干部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加强与有关社区党组织联系对接,视情单独组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或按照“一方隶属、多方管理”原则,将离退休干部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2020年以来,全市新成立“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84个,其中驻外离退休干部党员党支部11个,老年大学(学校)学员临时党支部170个,老干部(老年)社团党支部27个,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76个,共管理服务离退休干部党员9630人。 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工作规范机制。研究制定《临沂市“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制度》,对“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具体要求,确保“功能型”党支部有序开展工作。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参照“建制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标准,为“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提供工作、活动经费支持,为党支部成员发放工作补助,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对“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重大事项、重要活动所需经费,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由市、县管党费给予补助。创新工作指导机制。市、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每年至少到“功能型”党支部现场指导1次,每半年集中研究1次重大事项、困难问题,并充分运用“临沂市老干部工作可视化信息平台”、离退休干部党建微信工作群等信息化手段,向“功能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传达精神、组织学习、部署任务、推进落实。各“功能型”党支部每年12月底,按管理权属直接向市、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进行1次述职报告,成绩纳入年度离退休干部党建考核,与评优树先挂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