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是农村人,一辈子跟黄土地打交道,从来没有学过跳舞,现在老年大学开到了村子里,我报的民族舞班,下午1点半到3点半上课,上完课4点回家把大棚收好,学习务农啥也不耽误。真没想到老了老了,当上了‘大学生’!”金贵村村民朱惠英老人高兴对记者说。 “金贵镇老年大学1月6日正式开课,教学面积330平方米,初步开设交谊舞、民族舞、书法、声乐4个教学班,聘请专业教师5名,已招收学员102人。这两天教学效果反响很好,前来报名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旗袍形体课也马上满员,下周能开班啦!”金贵镇老年大学分校负责人金舒玫说。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老人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变得更加强烈。为推动老年教育向农村延伸,贺兰县委老干部局积极协调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在有条件的村部,联合艺术培训机构,通过共搭教学平台,共享人才资源等形式,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并在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农村老年人文化需求,因地制宜开设了多门实用型课程,填补了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白”,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近年来,为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破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难题,贺兰县大力推行“一校三馆多点”办学模式,整合利用场馆、社区、村镇办学条件,在老年大学校本部基础上,创办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老年大学分校3处,设立文创基地、亲水嘉苑小区、如意湖社区、花园社区等教学拓展点4处,实现了三级联动办学效应,办学覆盖面逐年增加,较好地满足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成为全县老年人文化养老的核心阵地。 “老年大学是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和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窗口,将老年大学办到老年人的家门口,方便老年朋友就近学习、就近活动,是许多老年人的愿望。下一步,我们将协调民政局、文化馆、乡镇、街道,逐步在其他社区及村部,增设老年大学教学点,融入“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满足老年人就近入学的愿望,缓解县老年大学场地不足、老年人入学难等问题。”贺兰县委老干部局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