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春刚,男,满族,中共党员,现龄75岁,为六盘水市钟山区荷城街道辖区居民。1946年1月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1968年8月到水钢参加三线建设,是六盘水“三线”建设的参与者、经历者、奋斗者。2004年退休后又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继续发挥光和热,2018年12月荣登“贵州好人”榜。 2007年6月的一天,徐春刚和老伴在水城古镇南门口街上赶集时与一个刚初中毕业的女孩偶遇,这次偶遇改变了这个女孩的人生。这个女孩叫杨会,是水城县南开乡一个农村贫困家庭的长女。因为家境贫寒,杨会只要逢周末或寒暑假就出来烙荞面软饼卖,帮助减轻家庭负担。 当了解到杨会打算放弃学业的时候,徐春刚老人毫不犹豫决定帮助她。他找到了女孩的父母,并表示要资助她完成学业。他和蔼可亲地叮嘱杨会:“你尽管用心读书,书籍费、生活费我想办法帮你解决。只有努力读书,学好本领,你将来才会有更好的人生。”从那以后除了自掏腰包资助女孩,他还发起爱心活动,通过各种渠道来帮助这个懂事的女孩。平时他还经常与女孩通信,鼓励她刻苦读书。在徐春刚的号召下,源源不断的帮助涌来,杨会不仅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还考上了大学。 而今,杨会已经大学毕业,在贵阳一家旅游公司工作,家里三个弟弟妹妹也考上了大学,读书让这个家庭朝着更美好的方向迈进。正如杨会在给徐老的感谢信中写道:“徐伯伯,是您将我从悲痛中拉出,是您帮助我从困境中走出,也是您教我从贫困中寻找到幸福…”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退休后的徐春刚一直用这句话鼓励鞭策自己。本来可以颐养天年,但他矢志不移、不改初衷,用自己的“三线”建设经历和故事鼓舞教育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努力学习。2004年退休后,徐春刚先后受聘为水钢教育处志愿辅导员、六盘水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六盘水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他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少先队辅导工作,并乐此不疲。他常说:“我的愿望就是要让爱温暖每个学生,照亮每个角落。” 17年来,为了培养好下一代,他任劳任怨,经常在学校举办各种讲座,内容涉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党的历史、法制教育等。通过面对面地交流,他教导孩子们对祖国要充满热爱之情,对法律要有敬畏之心,懂得感恩、学会奉献。他还是老师们的益友,他建议学校对辅导员老师建立考评和奖励制度,注重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激励。作为“三线”建设的亲历者,他还经常向学生讲述“三线”故事,传承“三线”精神,引导教育广大学生珍惜美好生活,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退而不休心向党听召唤”,徐春刚就如同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除了给少先队作辅导,徐春刚还经常受邀为市、区干部群众义务开展道德讲堂、民族团结等各种讲座,没有报酬却乐在其中。不会开车,他就靠走路、挤公交、打车等方式辗转在城市各个单位、学校、社区,毫无怨言;不会用电脑打字,他就先手写下来,再跑到打印店自费请人帮打印。 多年来,徐春刚的足迹遍布六盘水50余所学校及许许多多的厂矿、机关、街道、乡镇等,他自编讲稿120余篇30余万字,听他讲课的学生、干部群众等达25万余人次,影响广泛,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10月,徐春刚被确诊为直肠癌,这一消息在六盘水市少先队辅导员中迅速传开,忧虑担心的情绪霎时笼罩在大家的心头……经过6次化疗及手术,病后不到8个月,徐春刚又站在了孩子们的面前,胸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一口流畅的北方口音,继续为孩子们讲述“三线”建设那些事,重温激情燃烧的“三线”岁月。 “徐老本不属于教育岗位,但他却把‘兼职’干成了‘专职’,早已过了古稀之年,还奔波在辅导员这条路上,既心疼他,又为他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感到高兴。”提及徐春刚,六盘水市少先队的辅导员老师们连连点赞。如今,他又奔赴在各单位各部门,结合“三线”建设经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史崇德,传承“三线”精神。 近年来,徐春刚获得六盘水市“身边好人”、贵州省助人为乐类“身边好人”等称号,还获得贵州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贵州十佳少先队员”“全国优秀辅导员”等诸多荣誉。面对荣誉,徐春刚觉得,这既是一份鼓励,也是一份责任。亲人朋友都劝他注意身体,不要再四处奔波,好好休息,但他还是“欲罢不能”。 桑榆未晚霞满天,人间最重是晚晴。对徐春刚同志而言,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如今,早已年过古稀的他依然保持着当年“三线”人的激情、旺盛的革命热情和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像一匹负轭老马,不忘初心使命,矢志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