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人质”在中国

2014-1-28 14:07|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2928| 评论: 0|原作者: 四川•白乘客

摘要: 常怀、常媛兄妹是上世纪50年代受泰国总理銮披汶委托、同中国秘密接触的友好人士乃讪的子女,在中泰正式建交前,常怀、常媛被送到中国,曾有过曲折的“人质”经历。泰国新闻界泰斗乃讪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泰国政府最高 ...


    常怀、常媛兄妹是上世纪50年代受泰国总理銮披汶委托、同中国秘密接触的友好人士乃讪的子女,在中泰正式建交前,常怀、常媛被送到中国,曾有过曲折的“人质”经历。

    泰国新闻界泰斗乃讪在20世纪50年代担任泰国政府最高顾问。当时泰国贫穷,依赖美国经济援助,乃讪一度是泰国的反共总策划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很差。直到1954年,乃讪到日内瓦参加国际联工会议,在当地报纸上看到中国总理周恩来的照片和讲话,他的看法有了改观。

    1955年印尼万隆会议前夕,乃讪与总理銮披汶商议:“我们虽然不是万隆会议正式成员,但我们可以派人去旁听,当面了解中国人。”于是,外长旺怀亲王出席了万隆会议。在万隆,周总理寻找一切机会同旺怀接触,并讲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让旺怀无比感动,促进了泰国政府对中国以往政策的反省。旺怀亲王和銮披汶商议后,决定由乃讪负责同中国建立联络,但碍于美国的限制,此举不能公开,只能秘密进行。

    然而,泰国通过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来建立联系的事情,被美国情报部门发现了,并极力阻止。看似无计可施,乃讪却灵机一动,想到中国历史上有“和亲”、“人质”的做法,表示可将自己11岁的儿子秘密送往中国请周总理收养,以此表示对中国的信任,也从而让中国理解泰国的难处,并让孩子在中国接受教育,成为中泰之间的未来桥梁。在乃讪将此事告诉常怀时,却被7岁的女儿常媛听到。小常媛撒娇,执意要陪其兄赴华。乃讪不得已,只得同意。

乃讪通过秘密渠道致函周恩来,愿送其一子一女去中国学习。周恩来知道详情后立即答复:“不行,那等于是人质了。”

    周总理在1956年4月27日复函乃讪婉拒,但乃讪坚持此举。在此情况下,周恩来说:“我们愿意接收这两个孩子,但是不会拿他们当人质,我们会教育他们、保护他们,让他们了解中国,但又不能忘记泰国,做中泰两国友好的使者。”

    1956年8月,12岁的常怀和8岁的常媛兄妹二人,在四名随从的陪同下,经过缅甸等秘密渠道,来到北京,住进了周总理事先安排好的一座三进四合院,还为他们配备了翻译、厨师和司机。

    周总理在中秋节还曾把兄妹两人接到中南海西花厅家中做客。周恩来问小兄妹:“你们喜不喜欢中国菜?”常怀微笑着不说话,而妹妹常媛则率真地说:“周伯伯,我不太爱吃。”

邓颖超让小兄妹先尝尝月饼。她说:“今天是中秋节,咱们这家人先过团圆节吧!”小兄妹以泰国礼仪向周总理夫妇致谢,周总理夫妇也同样予以回礼。周总理夫妇对他们说:“銮披汶总理和你们的父亲都是有远见的人,他们把你们俩托付给我,以了解中国和它的文明,这样,你们俩将来可干大事的!”

    1957年,泰国国防部长沙立•他那叻元帅发动政变,銮披汶政府被推翻,两兄妹的父亲乃汕也被捕了。但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保护兄妹俩,让他们在中国安定生活、成长,兄妹二人在北京读了小学、中学、大学,交结了许多朋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常怀正在北大读书,这个在中国待了10年的泰国贵族之后被红卫兵遣返回泰国。常媛没有像他哥哥一样被遣返回国。“文化大革命”中,一位英国留学生特别喜欢常媛,一再追求她,那时,中国处于“文化大革命”混乱局面,周总理担心她处境危险,告诉她:不管你喜不喜欢,你赶紧跟这位英国人离开中国吧!

    1972年9月初,乃讪被囚多年后出狱。他看到美国在与中国联系,意识到泰中建交时机成熟,让常媛从英国到中国接洽。常媛又来到北京,见到了周总理。周总理便决定在北京组织一场“亚洲乒乓球赛”,这就可以让泰国也派球队参赛。于是,中国又一次开展乒乓外交,与中美乒乓外交一样,中泰两国之间的乒乓外交也推动两国实现了建交。

    当初,乃讪献策送儿女到北京时,估计中泰两国将于一至两年内建交,届时小兄妹即可返泰。孰料世事多变。至此,原本只在中国暂住的这对泰国兄妹,哥哥滞留长达十年,妹妹在十三年后才离开中国。

    目前,常媛身居巴黎,她忘不了自己的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曾用英文写下《龙珠》一书。这本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也曾被拍摄成电视剧,在中、泰上演。常媛说,她一直称呼周总理为“周爸爸”,永远难忘周总理对常家的美好情谊。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