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紧扣“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目标要求,围绕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服务管理、发挥作用“三大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突破传统思维、摒弃老旧理念,树牢系统思维、拥抱开放理念,创新打造景洪市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体,让景洪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美丽蝶变”。 一、背景情况 景洪市共有离退休干部党组织76个,党员2232名,占离退休党员总数的42.5%;与在职党员“混编”管理的离退休党员有3021名,占离退休党员总数的57.5%;为有效解决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阵地缺失、活动不便、缺少平台、创新不足、服务不优、指导不到等短板弱项,景洪市提出开放式党建模式、系统集成阵地资源、打造银辉党建品牌,全面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突出“资源大集聚”,构建“党群大体系” 坚持“共建共享开放融合”的理念,打破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圈内循环、封闭运行的传统模式,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余热生辉”的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新格局。 嵌入“党建+N”版块。组建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指导站、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构建离退休干部党建服务中心,选派在职优秀年轻党员担任离退休干部党建指导员,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三项建设”质量。 嵌入“银辉+N”序列。设置银发人才工作站,银发初心驿站、银发志愿者服务驿站,“五老”宣讲团办公室,关工委办公室,创建“银发先锋之家”,构建“银发人才”集散中心,引导离退休干部继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嵌入“银尚+N”主题。依托发挥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主阵地,激活“红歌小广场”,打造老年大学“百名红歌队”;发挥“红色精神、红色故事、红色革命、红色家书、红色歌曲、红色知识、红色绘画”七个宣传版块、建党100周年拍照纪念打卡相框、入党誓词宣誓墙等教育装置,深入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史学习教育,打造“家门口”离退休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二)突出“规范化建设”,构建“组织大体系” 以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中心为“调色板”,彩绘“红色打卡地、充电加油站、贴心服务圈、城市夕阳客厅”四条夕阳风景带,解决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边缘化、虚化、弱化的问题,全面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质量。 突出政治引领,提升凝聚力。注重提升“三会一课”质量,推出“六型式”主题党日、“菜单式”活动项目、“定制式”自选项目,打造老年大学“银发思政”微课堂,老干部活动中心“银潮之声”大讲坛,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强化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 突出示范引领,提升组织力。对标“五个基本”要求,优化组织设置、配强支部班子、规范组织活动、补齐短板弱项、培育典型示范,全市76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规范化达标创建全覆盖,三级联创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15个;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发放“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85人,走访慰问老党员255名,为老同志“银龄送学”服务332人次;做好离退休干部“两优一先”推荐工作,5名个人、1个集体荣获“两优一先”表彰,其中“优秀共产党员”省级1名、州级1名、市级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市级1名;“先进基层党组织”州级1个。 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创新力。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为纽带,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将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中心构建成为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综合体,现已有12个建制性党支部,4个功能型党支部,21个涉老社团入驻中心,截至目前共享阵地300余次,受益离退休老干部、在职党员干部群众4.1万人。 (三)突出“桑榆新风采”,构建“银辉大品牌”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组织建设,加强团队管理,创设特色载体,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党员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国家治理体系,有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擦亮“银字号”品牌体系。深化“银发先锋、银潮之声、银秀芳华”三项工程,实施“十百千”工程,组建34支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1支医疗银发专家志愿服务队,打造“银发聚力美丽新景洪”闪亮名片,构建景洪市离退休干部“最美银发”系列评选制度,培树“最美银发志愿者”15名,“最美银发志愿服务团队”5个,目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1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为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健全“银字号”人才体系。下发《中共景洪市委组织部关于组建“雨林银发人才库”的通知》《中共景洪市委组织部关于组建离退休干部宣传工作“两支队伍”的通知》,按照政治理论宣讲、医疗卫生专家等八大类别,组建离退休干部“银发人才库”,已申报入库58人,选聘“五老”宣讲团成员14名,人民陪审员9名,聚合八方银雁人才,助力景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创新“银字号”活动体系。开展“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我为乡村振兴献一策”“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我为群众办实事”“走傣乡、看变化、话发展”等系列主题活动,鼓励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大街小巷、亲临重大项目现场等方式,充分发挥老干部的经验智慧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四)突出“三联新机制”,构建“党建大联盟” 按照“盘活系统内、拓展系统外、构建一体化”的思路,着眼党建领航、组织建强、康养一体、时尚乐活多个层面,打破传统服务模式、拓展延伸工作手臂、借势借力抱团服务,构建“家门口”离退休干部党建共同体、服务共同体。 探索“联建强基”机制。以“地缘、趣缘、业缘”为“三缘”党建模式,立足“四就近”原则,探索成立景洪市老年大学4个“功能型”党支部,组建“百名红歌队”,开展“听音乐·学党史”等主题党日活动,实现党组织建设有形覆盖和党员学习教育有效覆盖。 探索“联建联盟”机制。以开放视野、统筹兼顾、柔性引入的方式,汇聚服务资源,与景洪市卫生健康局联盟、景洪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建,推行“一联盟三共建”机制,构建“雨林银发健康服务党建联盟”,打造“雨林银发健康小屋”,打通“名院、名医、名专家”健康服务老干部的最后一公里。 探索“联建结对”机制。通过“文化融合、公益融合、资源融合、管理融合、服务融合”等模式,与景洪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动、景洪市图书馆结对子,打造“雨林银发书屋”,实施“图书漂流”项目,循环共享图书资源,为老干部文化颐养天年、安享书香晚年创造良好环境。 三、经验启示 (一)突出政治性,筑牢让党放心的战斗堡垒。创新打造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中心,打通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的最后一公里,提高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突出系统性,构建让老干部满意的服务圈。打破行政隶属壁垒,拆除相互封闭藩篱,整合离退休干部原单位、和各行业领域的资源,拓展服务功能、集成服务资源、提升服务质量,让老干部安心、舒心、暖心。 (三)突出实效性,打造让老干部赓续出发的平台。充分发挥“家门口”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中心老党员之家、老干部之家、银发人才之家、银龄幸福之家的作用,为老干部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服务、就近发挥余热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突出针对性、打通让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路径。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组工战壕为练场,以精准服务为课题,以“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为标尺,把景洪市离退休干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成为了融入城市党建大格局的“重要窗口”,深化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展示老干部工作成果的“重要平台”,书写两个满意的“重要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