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山东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泰安肥城市提升三个“度”,打造老干部宣讲品牌

2022-1-4 17:12|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439| 评论: 0|原作者: 王琛玺|来自: 肥城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为创新打造老干部活动载体,汇聚和激发老同志正能量,泰安肥城市深入挖掘老党员“活党史”资源优势,成立“五老”宣讲团,深入学校、机关、基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肥城党史、法治教育等 ...

为创新打造老干部活动载体,汇聚和激发老同志正能量,泰安肥城市深入挖掘老党员“活党史”资源优势,成立“五老”宣讲团,深入学校、机关、基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肥城党史、法治教育等方面开展宣讲活动,用实际行动为党发声,在全市营造爱党学史、知法守法、增信笃行的良好氛围。

配强队伍,提升宣讲深度

外树形象,内练素质。肥城市在全市选取选配政治觉悟高远、理论水平深厚、宣讲能力突出、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干部,组建“五老”宣讲团。同时,召开宣讲团备课会,确保宣讲质量。提供平台,引导宣讲团成员根据自身岗位特长和个人经历,以自身独有的角度制定宣讲内容,在交流和研讨中挖掘新素材,打磨宣讲稿,提高感染力,并根据宣讲团成员实际情况,制定宣讲内容和方案。宣讲团团长刘长水同志退休前在市委党史研究中心任职,对肥城党史有着自身独特的见解,将中共党史与肥城党史相结合,亲自编纂党史宣讲稿中“肥城革命烽火”板块。宣讲团副团长彭武诗是肥城市高新区“乡村儒学”宣讲团团长,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和儒学思想相结合,在党史故事中,突出孝道、感恩、家风等传统美德的阐释,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弘扬传统美德。在市实验小学宣讲后,学生纷纷表示:“彭爷爷的课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一定要学习先烈身上的优秀品质,奋发有为,努力争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新时代好少年。”

发挥优势,提升宣讲温度

老同志在宣讲活动中具有宣传优势、传承优势和经验优势,肥城市通过创新宣讲方式,在宣讲过程中,不仅是单方面的讲述,更加注重与听众的互动交流。张有源同志是检察院退休干部,在法治教育宣讲过程中强调以事说理,以案释法,用身边的案例与群众交流。他说:“讲述群众身边事,就像聊家常,他们容易参与,这样的宣讲也是有温度的。”带着温度的宣讲话语,也永远会是常驻人心、鼓舞人心。宣讲团成员梁昌东对肥城历史有着特有的偏爱,曾经编纂《肥城市地名志》。他把肥城的建制沿革、历史人文、风景名胜、风物特产也加入宣讲稿中,让讲稿更加亲切,更加富有家乡味道,更容易引起共鸣。

深入基层,提升宣讲广度

宣讲团成员深入学校、机关、基层,向学生授课,和干部对话,同群众交流,在全市广泛开展“学习党史国史,讲好肥城故事,留住家乡记忆”宣讲活动;深化青少年示范区校以及“零犯罪学校、社区”创建工作在学校开展法治讲堂;从阐述“两个确立”的意义入手,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列宣讲活动。宣讲团采用座谈互动式、入户聊天式、实地教学式等方法,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已开展各项宣讲活动50余场次,参与学生、干部、群众超过6万余人。杨衍林同志为原王庄镇农技站长,利用各镇街种子站,开设“农业知识百问百答”课堂,为群众近距离讲解选种育种、储藏管理等知识,并一对一解疑释惑、实地教学,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仪阳街道退休干部刘广林同志,拥有多年的养蜂经验,开设养蜂小课堂长期对街道贫困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帮助5户贫困群众实现养蜂脱贫,先后组织老同志为蜂农提供技术指导60余次,助力乡村振兴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