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菏泽市委老干部局立足新形势、树牢新理念,以高度的使命感担当作为谋新篇,科学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高点定位、高标谋划、高效推进,谱写了全市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政治建设得到了新加强。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情况通报、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等制度。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离退休老干部收看网上专题报告会、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红色教育影片,广泛开展红歌传唱、书画作品展览、党史知识竞赛、“向党说句心里话”微心愿征集、“颂党恩、跟党走、添光彩”等“7+N”主题党日活动,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老同志始终与党委政府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力。实施“百千万”宣讲行动,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后,菏泽成立近100人的“本色家园”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宣讲团,计划开展1000场宣讲活动,受众10000人以上。目前已开展活动近200场,受众3000余人。 党建引领凝聚了新力量。研究出台了《关于对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进行评价的实施办法》,把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纳入本地本部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与在职干部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深入实施“五强”工程,全面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打造“本色家园”党建品牌,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向社区延伸,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开展“本色家园”评选表扬工作,22名离退休干部党员、4名党组织书记和9个党组织受到表彰,进一步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提升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单县在全县106个小区建立了党支部,200多名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支部书记或委员,探索出小区治理新路子,经验做法被省、市多家媒体报道。巨野县离休干部91岁的宋承钧和93岁的刘恒铮向党组织递交了的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对此,市、县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激励和感染更多人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用发挥展示了新形象。积极为广大老干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引导老干部在疫情防控、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关爱青少年成长等工作中发光发热,争做贡献。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看发展变化·助强市建设”现场参观活动,让老干部更深入的了解菏泽发展、支持菏泽发展,为菏泽发展添砖加瓦、献智献策。全市2300余名离退休党员干部在社区、网格及其他社会组织任职,深度参与社区网格治理、红色物业创建,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4500余名离退休党员干部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积极参与红白理事会、乡贤调解会、村民议事会,维护邻里和睦,助力乡村发展。“五老”志愿者发挥“五老”熟悉党史的优势,进学校、进厂企、进社区,开展红色宣讲教育活动3000余场次,教育青少年103万人次。积极开展青少年安全教育,“五老”关爱团志愿者走进全市11个县区506所中小学校开展预防青少年溺水主题宣讲活动,教育青少年30余万人。鄄城县税务局开展“我是共产党员—90后与‘90后’对话”活动,邀请90多岁的老党员为90后干部讲党史,帮助青年干部打牢干事创业的底子。曹县电影公司82岁的退休老干部张盛云,从自己多年珍藏的两万多张宣传画、电影海报中,精选出100幅“红色画报”,先后在广场、集市、中小学校巡回展览30多场,参观群众5万余人。郓城县供电公司93岁离休干部张文兰向党组织缴纳党费1万元,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三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进一步提升服务管理精准化水平。充分发挥“三个机制”的基础保障作用,认真落实离休干部待遇,拓展看病就医“绿色通道”,医药费统筹金标准持续提高。精心组织开展健康疗养活动,科学制定疗养计划,采取集中疗养与分散疗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33名市级老干部前往青岛疗养院集体健康疗养,最大程度满足老干部个性化、多层次的疗养需求。健全完善离休干部“一对一”联系关怀机制,对特殊困难离退休干部给予特别关爱,切实为他们解难题、办实事。主动融入老龄事业发展大格局,用足用好敬老养老孝老政策,切实增强老干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工作规范化水平。切实把老干部政治学习、情况通报会、重大节日看望慰问等政策落实落细。春节、七一、国庆节前夕,市委书记张新文,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伦,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春英等领导同志多次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全市离退休干部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探索建立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增强了退休干部组织荣誉感、归属感。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立足“管好、用好、好用”目标定位,进一步组织广大老同志关注并用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山东老干部”“菏泽老干部”等微信公众号,切实筑牢用好宣传阵地,为广大老同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及时总结、宣传、推广一批先进典型事迹,在全市老干部系统形成了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励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平台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加快市、县老年大学及活动中心新(改、扩)建进度,着力改善学习活动环境,提升服务功能。市老年大学与菏泽市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成立菏泽职业学院老年大学分校,依托职业学院师资优势,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积极开发具有菏泽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的精品课程。在李荣海美术馆、杨湖酒业等机构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党性教育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党建文化,为老年学员提供丰富鲜活的教育素材。推进老年大学进乡镇、进社区、进村庄,新增老年大学分校20余所,其中鄄城县探索实施老年大学与乡镇党校联合办学新路径,新增4所乡镇老年大学。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老年教育”新模式,持续办好“网上老年大学”。精心打造“牡丹公益大讲堂”特色文化品牌,围绕党史、法律、健康、传统文化等内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举办讲座6期,深受老年人欢迎。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市老年大学及活动中心全部开放,广泛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歌咏比赛、体育赛事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老干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东明县在2020美丽中国全国门球大赛总决赛中,荣获总积分第一名,继2019年获得“全国门球最强县(区)”后,再次获得这一殊荣。 自身建设得到了新提升。大力发扬“三牛”精神,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加强学习培训、实践锻炼,促使全市老干部工作者吃透业务、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开展老干部工作“双先”评选推荐工作,大力宣传“双先”典型事迹,进一步激发争当先锋、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着力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老干部工作队伍,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老干部工作者的使命任务,在推动全市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突破菏泽、后来居上新征程中充分展现了全市老干部工作者的新担当、新气象、新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