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陕北米脂,人们总会想到名扬华夏的闯王李自成,也会想到秀甲天下的“米脂婆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米脂这方水土养育的是一代代英雄和美人。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的米脂古城,历经数百年的岁月剥蚀,依然保存了完好的整体格局。林立的店铺,规整的四合院,雄浑的殿堂透出的古风古韵,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历史沉浮。让我们踏上陕北黄土高原,走进米脂古城,品味沧桑的窑洞,寻觅俊美的婆姨,倾听悠长的信天游…… 地处中原黄土农耕文化与北方大漠游牧文化结合带的米脂,从金末元初设县始,具有近千年置县史。米脂,古称银州,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谷物命名的县。据康熙年间的《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地名是因“地有流金河,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据说米脂小米煮出来的粥上有一层细微的油脂液,也就是说米脂以小米出名,小米又以米脂出产的为最佳。 米脂窑洞古城,虽经数百年的风雨剥蚀与灾难的洗礼,格局依然未变,至今雄姿犹在。当地群众称它为“老城”、“旧城”,也正是因其“老”“旧”和独特诱人的窑洞形态而备受青睐。米脂古城的建筑不同于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以平房四合院为主,而是以窑洞四合院为主格局,面积达2平方公里,皆依山就势而筑,庭院布局奇巧,工艺精湛。大院小院,鸡鸣犬吠,炊烟袅袅,百姓安居。 古城城墙与窑洞相结合,城防与民用相结合,在中国城池建筑史上也属绝无仅有;古城街道上大顺帝李自成行宫是突出窑洞特色的国宝级古建筑群,雄奇古朴;遍布城乡的马氏庄园、姜氏庄园、常氏庄园等几个大型百年窑洞庄园,实属罕见……独具特色的米脂窑洞城堡,以其营造形态的独特、稀缺、珍贵,而享有盛誉,承载着深厚的黄土文化,散发着古老的历史信息,是米脂人民心血与智慧的结晶。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曾称之为“中华民族之魂宝”。毫不夸张地说,走进米脂就走进了窑洞的世界,迈入窑洞古城就迈入了窑洞民居的博物馆。 米脂城北的盘龙山上,李自成行宫依山跨险,气宇轩昂,巍然屹立,不同于它脚下的黄土城、窑洞院,是一别具风格的木结构建筑。前后两层近90级石阶,将别致劲秀的八卦亭(又名梅花亭)、乐楼、捧圣楼、二天门以及凌空而立的玉皇阁连接托起,排列有序,浑然一体,直上山巅,最后在一块空阔地面建成富丽堂皇的启祥殿、兆庆宫以及钟楼、鼓楼。登上凌空而起的前楼凭栏远眺,远山如浪起云涌,近水似带飘蛇行,山川胜景尽收眼底,此时感叹着一代英雄的壮志未酬,令人感慨万千。 说起米脂,不能不提名头响亮的“米脂婆姨”。传唱广泛的陕北民谣“米脂婆姨绥德汉”让“米脂婆姨”的美名传遍大江南北。据说中国七大盛产美女的地方,陕西米脂居首。“米脂婆姨”成了美的代名词。正月里的米脂,到处是信天游歌声阵阵,“米脂婆姨”秧歌舞动,我亲眼目睹,一个个米脂婆姨果然是“白格生生皮肤毛格闪闪眼,端格正正身材俊格蛋蛋脸”。米脂婆姨已成为米脂的文化名片,成为陕北大地上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 正月里的米脂,真可谓是欢乐的海洋,每天都有秧歌队进行表演,漂亮的姑娘飞起来,英俊的小伙跳起来,围观的娃娃们喊起来,还有那米脂的唢呐,猛猛地吹起来!最特别的是“打铁水花”,铁花像金蛇飞舞,从高处倒悬坠落如火山喷发,火花散落之时又如火树银花,铁汁溅起的十几米高的金色火花此起彼伏,在夜空中绽放,如同飞泻的星雨瀑布照耀夜空,场面甚是壮观。美丽的焰火在空中升起来了,犹如一朵朵美丽的彩云,把米脂的夜空渲染得五彩缤纷。孩子们欢呼了,大人们激动了,老人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了:好美呀,焰火;好美呀,米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