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助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地开花,济宁泗水县选聘徐本友、钱玉珍、王春等10名党性强、作风正、威望高、身体较好的老干部组建成立“习语润泉乡”志愿服务宣讲团。 强化能力提升,争做先听先学带头人。学习是宣讲团的头等大事。全会召开后,宣讲团成员第一时间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11月22日,泗水县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宣讲团成员全身心投入学习,并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为讲好泗水县抗战史,宣讲团成员先后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泗水籍烈士遗属家中多方了解,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素材,为写好讲稿提供了鲜活的范例。 尽心尽力备课,力求讲实讲新讲活。备课是宣讲的基础。“我们讲党史更要注重实效性。”每周三上午,在县老年大学会议室,一场特殊的“备课会”如期举行。老干部们围坐在一起,围绕如何讲好党史、国史,让党史“声声入人心”,畅谈学习体会,提出意见建议。为提高宣讲效果,老干部们还经常组织观摩课,互相学习讲课技巧,总结出多种宣讲方式,如情景交融式,宣讲团成员徐本友在讲述泗水县早期党组织活动时,联合县老年大学艺术团共同演唱红色歌曲“大辫子甩三甩”,让听众感动不已,拉近了彼此的感情。 儒学讲堂做宣讲,全会精神进万家。宣讲是宣讲团的根本任务。11月18日,距离全会胜利闭幕仅7天时间,“习语润泉乡”宣讲团便所有的备选课题以“菜单”形式下发,供各单位按需选择。周六上午,乡村儒学讲堂义工团副团长王春都会如约来到小城子村儒学讲堂,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讲身边人、身边事,以小见大,以情共鸣,说好党史故事。“我们都是吃糠咽菜的一代,以前俺小城子村那是有名的贫困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现在村里沥青路村村通、户户到,去城里出门就能坐上公交车,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正如王老师讲的一样,这都是党领导得好。”小城子村老党员宫延朱激动地说道。截至目前,泗水县老干部“习语润泉乡”宣讲活动已陆续开展17场次,听课群众2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