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林芝栋:老骥伏枥志千里,人生最美夕阳红

2021-12-10 11:14|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352| 评论: 0|来自: 海南老干部

摘要: 2003年,林芝栋同志从昌江县政协主席位置退下来后,欣然接受昌江县委的聘请,出任昌江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从那时起,他怀着“奉献余热,服务桑梓,惠及子孙”的心愿,忙碌在服务青少年的最前沿,谱写了人生最美夕阳 ...

2003年,林芝栋同志从昌江县政协主席位置退下来后,欣然接受昌江县委的聘请,出任昌江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从那时起,他怀着“奉献余热,服务桑梓,惠及子孙”的心愿,忙碌在服务青少年的最前沿,谱写了人生最美夕阳红。2010年和2013年两次被评为“海南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5年和2021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9年被评为“海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在他的主理和指导下,2013年石碌镇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五好关工委组织”,2015年十月田镇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基层五好关工委先进单位”。

滴水穿顽石,倾情振兴民族教育

昌江县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历来落后,对此林芝栋深有体会。然而多年领导工作的磨砺,已将自己的一生与家乡建设融为一体。他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哪怕仅仅是个人微薄之力也要有所作为。他从儿童入学抓起,每逢新学期开学前,他就开始四处奔波,忙着搞调研,做宣传,组织“五老”发动群众送孩子入学,自己也亲自带队走村串户,就像当年知青下乡,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以身体力行鼓舞队员,用真情实意感化群众。每年都会同县、镇关工委的领导深入农村、社区了解贫困学子上学难的实情,积极奔走呼吁,下机关、进企业,走商户,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在他的带领下,各乡镇关工委纷纷建立了《留守儿童登记卡》《贫困学生登记卡》《“五老”和社会帮扶登记卡》等台账,逐步转化为“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助学兴教机制。昌江华盛、华润、鸿启等大企业先后资助昌江58名贫困新生圆大学梦,海尾镇南罗村连续7年集资赞助本村大学新生,点点滴滴的关爱,不断凝聚为一股强大力量。从2005年起,昌江县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教育移民”、“四免一补”等教育改革措施,2014年又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募资启动资金300万元,资助250多位特困大学生,全县基本实现零辍学。看到10年的努力终于汇成了洪流,他感到十分欣慰。

诚心“问题青少年”,“四零”品牌有特色

由林芝栋常务副主任提出的“四零”,在创新品牌工作开始,就建立健全起“乡镇青少年登记卡”:即失依孤儿卡、残疾儿童卡、单亲儿童卡、留守儿童卡、贫困家庭儿童卡、“五失”人员卡、历届初中毕业生未考上高中登记卡、历届高中毕业生未考取大学登记卡。近年来,昌江县关工委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进村组、进社区、进学校,组织“五老”和“问题青少年”结对帮扶、帮教。开展思想教育、心灵沟通,行为矫正,攻坚克难。与十月田镇关工委一起,先后帮扶16名“边缘生”问题青少年踏上正途,矫正8名“五失人员”(失管、失学、失足、失业、失亲)立业成家、成才,使十月田镇32个自然村6所中小学校,连续5年基本实现未成年人“四零”(零失学、零犯罪、零吸毒、零不孝)。打架斗殴、赌博吸毒、失学辍学、不孝顺父母、违法犯罪、无业失管、沉迷网吧等不良现象在十月田镇基本消失,不断涌现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才能、有责任的“五有”青少年,受到各级政法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全省综合治理现场会在该镇召开。十月田镇关工委创建“四零”品牌,受到县、省、国家关工委的关注、表扬和推广,被中国关工委评为基层五好关工委。

在林芝栋常务副主任的带领下,昌江县关工委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坚持关爱工作主动,联手配合互动,组织创新活动,切实注重务实求效,做好帮树德、帮改正、帮解困,倾情问题青少年,使“四零”品牌创新活动形成有亮点、有特色。调查数据显示:九年一贯制的十月田学校原有学生1352名,2014、2015年流失、转学到县城中学的有270名,流失率28%,剩余学生1086人。开展“创四零”活动以后,学风、教风、校风明显好转,2016年流往县城和外地的学生,又重新返回十月田学校就读,学生恢复到原来的1350多名。

深入基层搞调研,协助部门抓禁毒

百年树人,要从少年抓起。林芝栋期盼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宣传和禁毒宣传多管齐下,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社会法制环境。

2017年4月,昌江县关工委调研组配合县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和海南昌江村镇银行,到大风社区开展禁毒讲座,举办禁毒签名。通过这次禁毒讲座,让村民了解了毒品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增加识毒、防毒意识,从而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禁毒、防毒、抗毒的有效防线,有力地推进农村青少年普法教育向前发展。

贯穿主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

立德树人,引导广大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的一条主线,以林芝栋为班长的县关工委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与近年来反复开展的党史、国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结合起来,使主题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年端午节,林芝栋带领的“一班人”节俭办公经费,他亲自批拨活动经费2万元,组织昌化江琼艺团到昌城举办端午曲艺晚会。他率先垂范,参加红歌合唱队,亲自登台表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用质朴的情感和动情的演唱,诠释了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忠诚、对新时代的礼赞,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让对琼剧情有独钟的昌城村观众,足不出村,饱尝了一场丰盛的琼戏艺术大餐。也为基层人民群众进一步学习琼剧、了解琼剧、赓续琼剧的表演艺术,让这个优秀剧种在昌城地区代代相传。

“争做时代新人,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宣讲活动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

2020年11月—12月,为向青少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使他们成为时代新人,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林芝栋带领宣讲团走进全县各中小学校园。

林芝栋担任主讲。与会师生深刻领悟了演讲的主体思想,激励自己,他们决心奋发图强,健康成长,成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者。

天寒地冻,但林芝栋却迎着冷冽的寒风,坐在讲台上宣讲,通过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林芝栋带领的宣讲团,走遍了昌江县县城各中小学和全县8个乡镇中学、中心校等38所学校,宣讲38场次,听讲座的师生共有4.3万多人,在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今年“七一”前后林芝栋又协助县委组织部,以老干部志愿者的身份,马不停蹄地进乡村、进社区,为农民兄弟和农村党员宣讲,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赞扬。

如今,林芝栋同志虽然两鬓斑白,但他仍老骥伏枥,精神隻乐,默默地耕耘在关心下一代的壮丽事业上。他经常引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表达自己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初衷和最真实的愿望,以自己的真诚、敬业、奉献,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