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你是我的伴 带铃铛的拐杖

2014-1-27 21:5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305| 评论: 0

摘要: 编前语有一种幸福是两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牵着;有一种幸福是满脸皱纹时,双方还能幸福地凝望;有一种幸福是虽眼力不济或耳有失聪,他们还能聊着天。少年夫妻老来伴,等到了老年才是人生相互陪伴、支撑的开始。执子之手 ...

编前语  有一种幸福是两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牵着;有一种幸福是满脸皱纹时,双方还能幸福地凝望;有一种幸福是虽眼力不济或耳有失聪,他们还能聊着天。少年夫妻老来伴,等到了老年才是人生相互陪伴、支撑的开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感谢这一生有你相伴!


在母亲因病住院的一个多月里,父亲尽心照顾母亲,他还特意为母亲买了根黑色的拐杖。大概是想让母亲有个好心情吧,他把一根红毛线搓成绳,然后在绳上缀了几个小巧的铃铛,拴在拐杖上。当时,包括母亲在内我们都不理解父亲这种略带孩子气的举动。

没多久,母亲能够单独拄着拐杖走路了。她在病房内和走廊中踱来踱去,“叮当叮当”的铃铛声伴随着母亲的脚步来回飘动。然而这未能缓解母亲的烦躁,她不愿这样被困在病房里。父亲看母亲心情不好,就扶着母亲到医院院内散心。果然,看着院内法国梧桐的丰茂枝叶在微风中晃动,母亲的心情好了很多。

周六,我和妻子带着女儿去医院看望母亲。病房里父亲靠在陪护床上睡着了,看起来他比以前消瘦了一些。母亲斜倚在病床上,一听到门响便睁开了眼,见是我们就马上坐了起来,挣扎着摸到那根拐杖要下床。拐杖一动,红绳上的小铃铛就响了起来,父亲马上醒了,起身一把握住母亲的手,扶住她,问她是不是要出去走走。

此刻,我们终于明白了父亲买拐杖的用意。其实,他何尝不是想随时随地充当母亲的拐杖啊。当然,他们都是对方生命中的拐杖,永生永世彼此守望扶携、相濡以沫。(孙祥虎)

“妇唱夫随”背诗词

我和妻子退休后,闲暇时间很多,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外出散步。每次散步时,妻子总要背上几段唐诗宋词。刚开始我不以为然:“你一不搞文学创作,二不参加什么考试,整天费脑筋背这些有啥用,光浪费脑细胞。”可妻子不为所动,仍然我行我素、乐此不疲。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多久,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长诗被妻子背得滚瓜烂熟,那些短的诗词就更不在话下,妻子张口就来。她的毅力让我刮目相看。

受妻子的感染,我也跟着妻子背了起来。刚开始不得要领,感到很吃力,有些句子背了多遍还是记不住。妻子开始教我一些背诵的技巧和记忆的方法。例如用“看电视”的方式背诵,把那些文字想象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还教了我一些有利记忆的其它方法。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妻子的脑瓜这么好使,原来她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啊!妻子的这些方法还真管用,我运用后效果显著。如今,我也能全文背诵《琵琶行》了,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我和妻子一块儿背了一段时间的诗词,还别说,记忆力的确有所提高。以前出门丢三落四的老毛病,现在也有所好转,我从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效果。街坊邻居都夸我们夫妻爱好一致、兴趣相投。连路人听到我们俩大段背诵诗词,也都会投来敬佩的目光。(高 阳)

爱的便条

在这个电子信息时代,连过节拜年都用短信祝福。可我家却保持着一种传统的联系方式:留便条。在我看来,这一张张窄窄的便条虽说有些“落伍”,却像一缕缕阳光,照亮了我的晚年,让我每天都享受在被爱照顾着的日子里。

孩子们搬出去另过以后,家里就剩我和老伴两个。年轻时,我们就有留便条的习惯。“别忘了带伞,下午可能会下雨”、“碗柜里有饭,吃前先热热”。没想到,这一习惯不知不觉间就伴随我们走了大半辈子。这窄窄的便条,使我们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相依为命,也使我们在幸福的今天相互温暖。

老伴的身体保养得很好,年届古稀,依然面色红润,身板硬朗。我心脏不好,还有“三高”。每次出门找老友玩,老伴都写张便条塞在我口袋里,诸如“不要抽烟喝酒”、“打牌时间不要太长”、“上厕所要看着脚底下”之类。这些叮嘱提醒,就像老伴在身边寸步不离地守着我,所以我也不折不扣地按照便条的命令执行。这么多年,我各方面控制得很好,多亏了老伴的便条“护驾”。

在几十年相互渗透、割舍不断的生活习惯里,在生命的浓浓亲情里,便条便是我们爱的明证。(关 邑)

我给老伴当“三员”

退休后,我开始给老伴当“三员”。

一是炊事员。老伴退休后患了气管炎,尤其是在厨房做饭,油锅的油烟味儿一刺激气管,就咳喘不止。所以,我主动把她干了多年的炊事类活儿接了过来。说句老实话,我过去吃现成的,很少进厨房,自从接手之后,发现这厨房里头的活儿也不简单。我用电饭锅煮饭,不是水多就是水少,做出的夹生饭真难吃;炒菜时,我不是把葱花烧焦,就是忘了加盐。后经老伴悉心指点,再加上我的不断实践摸索,终于能熟练地做出喷香可口的饭菜了,老伴吃了也连连夸奖。

二是讲解员。老伴仅上过几年小学,不识几个字,她平日的消遣就是看电视,最喜爱看电视连续剧,我愿意看新闻和京剧。不过有时那悠扬清脆的京腔京韵也会吸引她。她陪我一起观看京剧,可是京剧咿咿呀呀的唱词她听不懂,我就把字幕口语化讲给她听。后来,老伴爱看黄梅戏,可大多数场次还得由我讲解。我不仅陪老伴看电视,而且还成了她的“专业讲解员”。

三是勤务员。居家过日子,家务琐事少不了。柴米油盐,日常生活用品,什么都得留心想着,缺了得随时去买。在这方面,老伴比我想得周到。所以每天由她来提醒我,我再去一样样地从市场买回来,不怕多跑几趟,随时有啥“任务”,随时就办。

这天我和老伴闲谈时,说我成了她的“三员”。她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谁让你是我的老伴呢?”(王化清)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