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现有离休干部710人,平均年龄93岁,普遍进入高龄高发病的“双高期”。看病就医、养老等问题深切关系到离休干部晚年生活幸福指数。虽然南昌市所有离休干部早已实现离休费及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离休干部的各项待遇落实保障到位,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市委老干部局自我加压,以更高标准服务离休干部,全面开展调研摸底,从细微处入手,从落实过程中找差距,满怀敬老之情,用心用情为“双高期”离休干部办好实事。 一是全力实现离休干部医药费“零垫资”。针对离休干部看病就医过程中存在的报销不便利问题一一梳理,分别采取措施,全力实现了离休干部医药费“零垫资”。首先是针对“二次报销”问题迅速行动。2020年,南昌地区离休干部用药突破原有医疗统筹目录按排除法执行,除医疗器械、保健品外的药品全部实报实销,新办法实行后,很多药品在医院原有系统中报销不了,离休干部不得不到市医保局进行二次手工报销,给离休干部带来极大不便。针对这一问题,市委老干部局第一时间与省市医保部门进行沟通,在药品报销系统中增补药品目录,尽可能扩大离休干部报销药品的范围,同时采取单独标识的方式,为离休干部提供一个“医保识别码”,当离休干部开具的药品不在刷卡报销范围内时,医院可以根据“医保识别码”,采取记账的方式由医院垫付后,由医保办理结算,避免离休干部“二次报销”问题。其次是针对易地安置(异地居住)离休干部住院费垫资,异地报销周期长这一全国各地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主动协调。由于离休干部普遍进入了“双高期”,长期以来,离休干部在异地就医看病不能实行刷卡记账,只能用现金垫付,医药费用高,家庭难于承受垫付能力,且异地离休干部医疗费报销周期长、邮寄医疗发票难成了久居异地离休干部多次反映的问题。为解决长期困扰异地离休干部看病就医报销难问题,市委老干部局将异地离休干部办理联网结算业务资料汇总后,在全省率先为每位离休干部办理了二代医保卡(省卡),开通异地联网结算业务,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医药费垫付压力。最后,针对离休干部未纳入南昌地区医疗统筹的部分县区开展调研,组织县区相关部门了解情况,上门听取老干部意见,发现两个县区仍存在垫资问题后,督促县区老干部局积极与所在区医保、卫健委沟通协调,已为所有有需求的离休干部开通了离休干部在定点医疗机构看病就医费用刷卡结算功能。 二是动态跟踪差别性帮扶离休干部。为进一步提高离休干部的困难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按精细化服务的要求,市委老干部局及时收集更新离休干部的身体生活情况,关注有特殊情况、突发情况的离休干部,建立了离休干部信息库,定期分析,分类整理,针对每名离休干部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帮扶意见。在及时为符合条件的离休干部申报瘫痪护理费(每月3000元)的基础上,根据困难程度给予资金帮扶,2021年,对160位家庭收入低、长期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遭遇自然灾害或家庭意外变故的离退休干部(遗偶),按照困难程度发放帮扶金78.5万元。离休干部耿某某本人患癌症且瘫痪,同时4位家属(儿子儿媳)患癌症,家庭特别困难,南昌市委老干部局为他发放了10000元的帮扶金。对215位全市破产改制企业中的困难离休干部,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发放帮扶金21.5万元。 市委老干部局走访特困离休干部 三是主动探索实施无子女离休干部居家委托照料。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3名分别居住在武汉、南昌市东湖区、青山湖区的离休干部无子女,他们的晚年生活缺乏常态化的日常照料。经过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征求老干部的意见,结合南昌市委老干部局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依托社区加强对这三位离休干部日常照料。与离休干部所在社区签订服务协议,并每年向社区拨付5500元服务保障经费,用于社区聘请志愿者每周看望老干部,帮助解决老干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解决不了问题和困难及时反映到市、县(区)委老干部局。在老干部过生日、在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重要时节,还要求社区购买物品、组织人员上门陪同,为老干部营造节日氛围。市委老干部局多次上门去慰问。这项工作得到老干部的肯定,他们发自内心地称赞老干部局是他们的“娘家”。 社区干部日常慰问无子女离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