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平台,是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和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窗口,也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大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如何站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老年大学持续、均衡、健康发展,来满足快速增长的老年人追求新知识、跟上时代步伐、提高生活幸福指数需要,是迫切需要重视的新课题。现结合云南安宁市老年大学工作实际,谈五点办好老年大学的思路。 一、坚持政治建校原则,建设让党委政府放心的老年大学 老年教育事业是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政治建校是统领老年大学各项建设的根本性建设。必须坚定“两个维护”。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明确指导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和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做好老年大学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明确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安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把安宁市建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这一定位,把办好高水平有特色老年大学作为努力方向,推动老年大学工作在昆明市当排头、在全省创一流。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在教育管理上,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政治必修课,把政情市情教育作为业务基础课,使广大学员通过学习教育,感受新成就、领悟新思想。积极探索在班级中设立临时党组织,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老年大学落到实处。 安宁市老年大学自2003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政治建校原则,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把政治建设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采取专题讲座、座谈、作品展览、诗歌吟诵、主题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学习宣传党的最新理论,不断提升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通过教育,把广大学员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凝聚和释放正能量。 二、坚持以学员为中心,建设让老年人满意的老年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些振聋发聩的神圣誓言、庄严承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上,体现在为民服务、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上。一是坚持质量立校,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质量是立校之本。质量立校首先要体现在办学硬件上。2021年,经改扩建后的安宁市老年大学有书画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瑜伽教室、器乐教室等13个专业教室,预计容纳学员1600余人;其次体现在制度建设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办学更具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二是坚持创新强校,进一步破解“一座难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在实际工作中,安宁市老年大学坚持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积极回应学员的揪心事烦心事,着力解决好老年学员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如:为解决学员不愿结业、长期占用有限的学位资源的问题,创设了6个校友会,由最初的“一个轮子”办学发展到“双轮驱动办学”。有效缓解“一座难求”现象,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三是坚持服务兴校,进一步提高老年学员幸福感、获得感。按照学校制度,坚持跟班听课,收集教学意见,倾听学员心声,做到精准服务。针对老年大学学员不爱考试爱展示特点,安宁市老年大学想方设法为老年学员展示展演提供平台,创造条件,如:每学年举办结业季学习成果集中展示和汇报演出、举办书画影作品展览、开展课外活动等,让学员们学习快乐、快乐学习。 三、突出建强队伍素质,全面提升老年教育工作水平 老年大学工作对象是老年人,组织教学和活动,必须依靠教师,必须有工作人员的管理和保障。所以,做好老年教育,打造好班委会队伍、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是关键。在三支队伍建设中,管理人员是老年大学和一切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它在三支队伍建设中是起决定作用的。 (一)选好培养好校长。这是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核心。校长的素养与领导能力决定着老年大学大学发展的水平与方向。选好老年大学校长,校长要能够把握正确的办学和活动方向,了解老年人特点从而实施科学的教学活动理念,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能够引领和组织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建设好管理人员队伍。一是建立校长和工作人员听课、跟班跟校友会制度,工作人员参与教学活动评估和评价制度,这些制度应有刚性的时间安排,有具体的工作任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并与工作人员的实绩挂钩。二是培训上跟进。培训突出实践性,重在组织工作人员,多学习和交流,接受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逐步成为熟悉现代老年教育的学习型管理人才。 四、坚持宏观指导,进一步推动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老年教育事业是让广大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造福全社会的伟大事业,必须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抓规划。抓好安宁市老年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实,遵循基本原则,围绕主要目标,分解重点任务,抓好重点工作,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着力定政策。推动出台全市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在老年教育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强保障。着力建网络。坚持市、街道和社区三级共同办学,建立健全供给充分、各具特色、互为补充的全市老年教育网络,畅通学习渠道,方便就近入学,办好家门口的老年教育。推动各级老年学校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发展、各展所长。着力上水平。建立老年教育督导机制,对老年教育工作的人员、经费、质量、成效等进行督导,推进老年教育科学发展。完善老年教育评估机制,开展示范校评估工作,形成激励机制,促进争先创优,推动全市老年教育事业发展高质量、上水平。 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让社会认可的老年大学 2021年,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老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老年大学在老龄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老年工作思想教育的阵地,是老年文化养老的载体,是老年人展示风采的平台。安宁市老年大学积极主动为老年学员服务社会设计好载体、搭建好平台。一是每年围绕中心举办主题系列活动。如:2020年,开展线上征集“银耀螳川 同心抗疫”作品活动,并将优秀作品编印了《银耀螳川·同心抗“疫”——安宁市老年大学师生作品选》;开展“我看脱贫攻坚新成就——诗词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线上征集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文艺演出”活动;2021年,组织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讴歌建党100载·唱响校园正能量”主题征文、艺术作品活动等,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二是组织老年大学学员志愿服务队,参与科普、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复审等活动,在服务社会中展“长者风范”、树“文明老人”的良好形象,发挥一人上学带动全家、一人上学影响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三是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充分发挥老年学员的所学所长,发挥老年大学的资源优势,持续开展义写春联公益活动、“大手牵小手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携手市文化馆联合开展进医养中心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到今天共演出11场次,深受市民的好评和欢迎。四是建立社区老年学校,进一步延伸老年教育成果。通过以上举措,安宁市老年大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