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户人家的娇小姐,到闻名全国的水电专家,钱正英的人生充满传奇。这位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水电部原部长,一生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为国家的水电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为水而生”的水电专家。 名门望族的聪明姑娘 1923年,钱正英出生于嘉兴一个名门望族。钱氏家族上承吴越王钱镠,清代以来更是英才辈出。钱正英系钱镠第32世孙,曾祖父担任过清朝军机大臣。 儿时的钱正英,算得上是个名副其实的娇小姐。她多愁善感,家人讲她两句,她便泪水涟涟,活脱脱一个林黛玉转世。不过姑娘家却很喜欢水,她经常到黄浦江、苏州河边去玩耍,爱看江上航行的大轮船和河道中奔走的小货船。 钱正英的父亲是个水利专家,年轻时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就读,获得水利工程硕士学位。1922年学成回国后,投身到国家的水利建设中。他对女儿钱正英充满期待,希望她将来成为一名水利工程师。钱正英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自小学习成绩优异,成年后几十年一直在我国水利战线工作,取得卓越成就。 1935年夏天,长江流域暴雨成灾,引发江河洪水暴涨,湖北钟祥县狮子口干堤被撕开一个大决口,导致下游16个县市被洪水淹没,民众死亡高达8万余人。时任江汉工程局负责人被追责撤职查办,钱正英的父亲临危受命。次年暑假,钱正英前往湖北看望父亲,亲眼目睹了父亲工作的辛苦。 暑假里,钱正英还经常跟随父亲到长江边观察水情。望着无情的滔滔江水,她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成为根治水害的专家,为国家的水利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解放区的年轻水利专家 1939年,钱正英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并入同济大学)学习。时值日军全面侵华,山河沦陷,国难当头,钱正英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2年冬天,钱正英跟随一群青年学生越过敌人的封锁线,来到淮北解放区。在这里,她参加了对日军的反扫荡斗争,成长为一名坚强的新四军战士。 1943年夏天,淮河洪水泛滥成灾,给解放区军民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次年春,淮北行政公署组织群众修复堤防,任命钱正英为水利科科长,负责技术指导。由于淮河南岸还被日军占领,钱正英只能白天带人修大堤,晚上在附近各村流动住宿,以防敌人的偷袭。 抗战胜利后不久,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为了阻止解放军南下,1947年,国民党将黄河花园缺口重新堵上,致使黄河复归故道,河水威胁着解放区内的黄河大堤。那时,钱正英正在山东前线参加为我野战部队架桥铺路的工作,被上级紧急调往滨州担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领导黄河治理工作。 1948年春,山东境内的黄河大堤遭遇严重的冰凌危害,钱正英亲自带人在冰上凿窟窿后埋炸药炸冰,成功解除了冰凌阻塞河水对两岸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钱正英被提拔为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时年27岁。不久,她响应毛主席根治淮河的号召,参加了新中国第一个大规模水利工程——治理淮河,年轻有为的她,担任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 工作中,钱正英遇事冷静,处事果断,亲历亲为,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评价。1952年,她调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成为新中国最年轻的部长级干部。 1966年“文革”爆发后,钱正英被打成“走资派”,遭到批斗。但她忍辱负重,始终没有放弃对水利专业知识的学习。“文革”结束后,钱正英先后被任命为国家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 情系国家的水电事业 钱正英曾对人说过:“我这一辈子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喜欢水,因为水既具亲和力又有无比的力量,因为水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个学科,因为水关系到天、地、人三个方面,因为水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在于水,人类的生存命脉在于水。” 由于对水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钱正英担任国家水利电力部长后,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管理办法。同时,她还主持编制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流域的治理、规划和中国水利建设长远发展纲要,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起草工作。在她担任水利电力部长期间,她也曾主持和参与了一些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长江上游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开工建设后,钱正英曾多次前往工地调研,帮助解决工程中出现的难题。1981年春,工程面临按原进度截流还是推迟一年截流的抉择,钱正英与专家们反复研究和多方论证,最终拍板按原进度截流,保证了电站按时建成。 兴建三峡水电站之前,由于面临移民搬迁、环境保护和国防安全等诸多问题,论证中始终存在很大争议,钱正英更是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有人问她:“您为什么硬要坚持修建三峡水电站?难道不怕挨骂吗?”钱正英回答说:“我一生中经手修建了不少水库,好像修的时候都挨过骂。这一次也不例外,甚至家里孩子都反对,但我还是要坚持,因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 1988年3月,钱正英从水利电力部部长的职位上退下来后,连任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虽然不再干水利了,但责任心还在,她还经常到三峡水电站和南水北调工程工地上去视察,进行业务指导。钱正英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水电,我自己同样离不开水电,我将毕生为中国的水电事业作出贡献。”
(题照为钱正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