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尧是江苏省启东市东海镇退休干部,虽是耄耋之年,依旧不忘初心,创建家庭普法站、担任建民村调解员,为基层普法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政府建言献策,先后荣获“启东市最美老干部”“启东市老干部正能量之星”“优秀人民调解员”和“六五”普法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常积累,勤宣传 《农村老年教育现状与对策》《东海镇情暖夕阳志愿者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农村实用法律知识手册》……一沓沓资料、一本本书籍,整齐地摆放在张德尧的案头,这些材料都是他通过长期积累后精心整理出来的,是智慧的结晶,也是普法的源泉。 张德尧觉得《老年人法律服务手册》十分适合农村普法,他联系了印刷公司,把这本手册翻印了830份,并前往多个村开展常态化法治宣传活动,组织村民一起学习,力求让这本手册的知识点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很多老年人因此受益。 扶弱势,化纠纷 “普法,不能挂在嘴上,一定要落到实处,为百姓办点实事。”这是张德尧时常说的一句话。 建民村黄某因为交通事故受伤,在家休息多日,可是肇事方只赔付了医疗费用之后就不愿再赔偿,黄某为此整日在家唉声叹气。张老知道后,马上向黄某普及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他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主动对接村委和司法所为黄某申请法律援助,最终黄某顺利获得了赔偿款。 张德尧是远近闻名的“老娘舅”。村里一户老人房屋年久失修需要维修,可是大儿子却不同意为父母修房子,老夫妇无奈求助张老。张老不厌其烦多次到其子家中了解情况,大儿子从避而不见到敞开心扉,矛盾症结在于大儿媳与老夫妇俩在长期生活中的矛盾积累。为此,张老向其大儿子和儿媳宣讲《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特别拿隔壁村黄某不孝敬父母,最后法庭败诉,在村里名声尽毁的例子来举例阐述,起到了很强的震慑效果。最终,大儿子同意出钱为父母修房子,矛盾成功化解。 献良策,促发展 作为东海镇“法律明白人”的张德尧,同时任镇老龄协会秘书长,东海镇老科协的名誉会长。张老多次受邀为东海镇发展建设建言献策,他不怕麻烦,每次都把前期收集到的群众建议汇总好,把其他老干部的建言材料整理好,为党委政府提供有益的信息与建议,涉及民主法治、执法监督、矛盾化解、环保绿化、养老扶幼等多个方面,为东海镇的基层社会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张德尧始终表示:“工作养生是我的生活理念,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会认真做好工作,为党和人民继续奉献光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