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村是海阳市郭城镇管辖的地界。在明万历22年(1594年),有刘姓、孙姓、于姓人家从洪洞大槐树迁来此地建村。现有196户人家、580人,数量不算太多,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历朝历代的村民都把读书识字看得比天大,走出了很多的文化人,现在竟然创意出自己的村歌村徽和村花;有2.25平方公里,面积不算太大,却有着和山东省一样的名字,还有百年的古树梨园;近几年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43万元。在海阳看来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山村,却有着中国美丽乡村的美誉 。 村徽是一朵美丽的梨花形象。“梨村梨花美,好客山东村。” 梨花与叶同时绽放,花瓣洁白,多为五片,环绕而生,她没有大红大紫的华丽外表,也没有花瓣叠生的雍容华贵,但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美的醉人。作为山东村梨花节的标志,知名设计师李树强先生设计了一朵变形的五瓣梨花,取淡淡梨花本色。以“山东”前一大写字母组成红色花蕊。标志着山东村面向五湖四海,具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和胸怀。花开五福欢迎八方客,一颗诚心招待十六方。“红心”则标志着作为革命老区,这个小山村曾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 村花就是千树万树的美丽梨花。姹紫嫣红开遍,最美还是梨花艳。每年到了人间四月天,一片又一片的古梨树像一幅幅水墨画儿兀自铺展开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开得绚丽烂漫,有如一片片雪花飘洒下来,染得小村像一个白娘子下凡,唱着、跳着、舞着、哼着,那真是飘飘欲仙的感觉啊。这时,人在景中游来走去,扑满一身的香气,要多好看有多好看。这可是山东村最值得点赞的地方。这梨园面积有200多亩呢,梨树2000多棵,树龄年岁老的有600多年了,这样的寿星树有1000多棵呐,年岁少的也都超过了400岁了。有棵老梨树王,树干有1、2米高,树冠能遮住160多平方米呢。由于这儿是沙土地,有机质含量丰富,土质松散,通透性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产的茌梨就格外甜,格外脆,咬一口,直甜进了心里头。这些老祖宗给小村留下的宝贝,年产量可达50万斤,收入达100多万元,为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们赢得了“红利”。让山东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歌《歌唱美丽山东村》由村里过去的老“社员”孙素丽作词,山东村的女婿于建邦先生作曲,由海阳歌手邵德兰演唱。为宣传振兴乡村做出了积极贡献。山东省著名的民歌王子杨松山先生看了后高兴地说“这歌词好,曲好,让我知道了海阳还有这么美丽的山村。”说着说着,杨先生激动地唱起来:“来吧,远方的客人,这儿的风景美如画”。而且辅导小孙说:“这一句一定得唱出气势来。可惜这歌适合女声唱,要是我老头来这么一嗓子,怕把客人吓跑了。”杨先生是山东文艺界有名的伯乐,发现培养了巩俐等大批国内一流名星。这时,他拿出笔开出了他女学生的名单和电话,让孙素丽、于建邦请她们来唱。孙素丽、于建邦一看不是省的台柱子,就是烟台的当红歌手,就怯怯地说“村歌还是自己唱吧”。杨先生说“别拿村歌不当歌,如果村村都有自己的歌,那才是新农村文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