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刊发《“桑榆赋能” 老有所为——看滨州如何变“银发之考”为“银发担当”》,杜英杰同志对此作出批示:“这启迪我们,在加强党建引领,组织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服务强省建设中,要主动融入老龄事业,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找准老干部工作定位。”现予以转发该调研报告,供大家学习交流借鉴。 “桑榆赋能”老有所为 ——看滨州如何变“银发之考”为“银发担当” 老年人既是社会服务的主要对象,也是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在城市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能否用好这笔资源考验着社会治理能力。滨州市抓好离退休干部“关键少数”,实施“桑榆赋能”价值提升工程,打造“渤海银辉”就近服务平台,涵养“愉您同馨”社会服务生态,通过制度建设帮助老年人融入社会、自强自信,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中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赋能发展贡献“银发担当”。 “桑榆赋能”:激发老年人才智 65岁的刘霞没有想到,退休后竟会比先前还忙。十年前,她从滨城区人民法院退休,加入滨州市老年大学学习,先后学习绘画、唱歌、舞蹈、插花……随着朋友不断增多,生活也越发精彩。 2018年,她与一众姐妹创建芳华模特队,穿上旗袍、登上T台,积极投身各类赛事,并在今年夏天一举摘得国际老年大学艺术大赛中国赛区一等奖。学习的同时,她不忘回馈社会。去年,她携手多位政法战线的同行成立普法社团,为贫困儿童送去关爱,向青少年进行宣讲,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 滨州市老年大学校长孟青说,退休后,老年人要得幸福、享天年,也要有作为、得进步,通过学习实践,在敬老爱老、尊老助老中做到自爱自立、自强自信,赢得人生的再次精彩。 数据显示,滨州市现有老龄人口87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2%,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其中60-75岁的低龄老人58万人。这其中又有3.5万人为离退休干部,1.82万人具有专业技术,是老龄人口中的“生力军”。 “既是生力军,也是智囊团。”滨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工委书记王亨波表示,低龄老年人,尤其是退休干部,精力充沛、阅历丰富,了解城市、心怀感情,是笔巨大的智力财富。通过他们引领同龄人为城市建言,为发展献策,对新时代老龄事业开展大有帮助。 为此,滨州市于去年4月启动“桑榆赋能”行动计划。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市人社局、市委老干部局、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五部门牵头,通过“六项赋能”,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正能量、形成新动能。 一是政治赋能,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政治待遇,过好“政治生日”;二是思想赋能,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强化意识形态引导,推动思想解放;三是组织赋能,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方法,推动阵地向社区延伸;四是文化赋能,建好各级老年大学和活动中心,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平台赋能,组建“银发智库”,引导参与志愿服务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助力;六是激励关怀赋能,健全单位、社会、家庭服务机制,加强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让老同志见贤思齐、发挥余热。 调研发现,滨州“桑榆赋能”价值提升工程充分维护老同志的各项权益,赢得广泛认同,有效激发起他们发挥才智、服务社会的愿望和激情,从而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中引领老人、社会向着良性的方向前行。 “渤海银辉”:把服务阵地建在家门口 服务老人,前提是安全便利。如何以“最优的服务”服务“最近的老人”?滨州市提出建设“渤海银辉之家”工作方案。 2020年,滨州市首个“渤海银辉之家”在滨城区彭李街道黄河小区落地。它由废弃泵房改造而成,占地300余平方米,位于小区中心位置。步入其中,窗明几净、装饰一新,党员活动室、书画阅览室、便民服务室一应俱全,每天都会吸引多位老人前来学习娱乐。 当地网格党支部书记蒋爱学说,随着城镇化和老龄化的加快,城区老年人的比重越来越多。因社会关系简单、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他们成为“沉默的人群”。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场所消遣娱乐,他们往往整天待在家中,既是对智力成本的巨大浪费,也不利于社会的长效治理。 王亨波认为,社会治理归根结底是“人”的治理。上述问题是由群众从农村搬进城市、从企业回归社区、从农民变身市民,身份和生活方式转变而造成的,也是他们从以地缘、业缘为主的“熟人社会”向独门独户“生人社会”变迁的结果。因此,要做好社会的工作先要做好人的工作。这方面,老年人大有作为,基层组织大有可为。 为让老年人从被动的“受助者”变为主动的“施惠者”,滨州市着力打造“渤海银辉”服务品牌。以组织引领为核心,立足社区,汇聚资源、开展活动、发挥功效,形成“一核三驱”的工作模式,帮助老年人尤其是离退休干部融入新生活、做出新作为。 滨州市依托单位、社团、老年大学,建立常规型、功能型、兼合式党支部,以横到边、纵向底、全面覆盖的离退休干部组织体系,将每位老党员编入组织、纳入集体,实施统一管理。针对老同志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实际,采取离退休干部单位、社区“双报到、双备案”“双活动、双确认”“双服务、双保障”为内容的“双式”工作机制,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归属感、粘合度。 经过试点,黄河小区现已成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1个、特色党支部7个。小区网格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以及业委会主任、副主任全部由退休老同志担任。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在矛盾调解、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真正将“定盘星”“润滑剂”“导航仪”的作用发挥到社会治理的最紧要处。 目前,滨州“本色家园·渤海银辉”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已全面推开。全市城市社区建成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92个、“渤海银辉之家”36个,吸纳2000余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组建“银发人才库”,形成党建指导、文化宣传、科技服务、社会治理等八个平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添油助力。 “愉您同馨”:提升城市温度涵养敬老生态 深怀敬老之心,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是“厚土滨州”一直以来的理念。今年“七一”,滨州市委老干部局组织了一次活动,让800多位离休老干部感动了一把。 这是一次义务拍照活动。提前一个月,老干部局的同志便与离休干部联系,登门拍摄照片。接到电话后,老人们欣喜不已,甚至还有老人打开箱柜,找出放置多年的工作装,细细熨烫,再佩戴上曾经获得的勋章,等候工作者们的到来。 几天后,精美的照片用礼盒装好送到老人家中。打开盒子,看到自己的英朗身姿,配上建党百年的背景和祝福话语,老人们更是开心。“七一”那天,90岁的张德华老人手捧照片,与老伴王彩云一起收看了建党庆典。他说:“组织没有忘记我们。”
最新评论相关分类
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