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云南】楚雄市老干部工作亮点多

2021-11-9 15:21|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525| 评论: 0|原作者: 通讯员 杨积仁、张立祥

摘要: 近年来,云南楚雄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健全保障服务机制,认真培树民族地区老干部工作品牌,“一盘棋”抓实政治引领、“一站式”打造标杆阵地、“一体化”服务保障,“一条龙”开展志愿服务,认 ...

近年来,云南楚雄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健全保障服务机制,认真培树民族地区老干部工作品牌,“一盘棋”抓实政治引领、“一站式”打造标杆阵地、“一体化”服务保障,“一条龙”开展志愿服务,认真落实好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积极引导老干部传递好声音、增添正能量,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奉献“银发力量”,推动新时代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一直以来,楚雄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老干部的终身课题,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离退休干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离退休老党员订购等党史学习资料、组织老同志聆听党史宣讲、接受红色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召开党史学习民主生活会等。把思想建设抓在日常,不断健全专题辅导、集中培训、巡回宣讲、支部学习、主题党日等制度,举办全市老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班,把政治理论课作为各级“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整合资源高标准打造楚雄市老干部党校,并实现乡镇老干部党校全覆盖。突出特色、典型示范,扎实推进“银发先锋之家”创建工作,围绕彝州“银发先锋之家”创建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整州提升”行动计划的要求,高标准打造一批共享党群活动室和银发先锋之家,

同时,采取送学上门等方式加强离退休干部学习,使广大党员离退休干部“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成为普遍自觉。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楚雄市抓住建党100周年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以“十个百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全市1660名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颁发纪念章;组织老同志“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调研活动;征集主题文章,文创作品,开展颂百年华章”文艺演出……

楚雄市通过面抓规范,点抓示范,推动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全面达标、全面过硬、全面提升。截目前,全市65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00%规范化达标,成功创建州级示范党支部7个,彝州银发先锋之家6个。

重视老年教育工作,“家门口老年大学”建设见成效

为解决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场地不足等问题,楚雄市“一盘棋”统筹谋划,将市民政局原办公区、市老体协办公区(小龙井)、西山公园漂白凹老年大学和即将建设的两馆一中心资源有效整合,组建成为楚雄市老年大学,分设校本部(胜景路)、体育学院(小龙井)、文理学院(漂白凹),并筹备在青龙河畔设立人文学院、艺术学院,并健全市级老年大学规范“十有”和乡镇、社区老年大学规范“七有”建设标准,形成布局合理、分步建设老年教育格局。此外,整合建设楚雄市老年大学校本部、市委老干部党校,内设城市书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中医养生馆、老年人幸福食堂,共享党群活动室、红色影院、科普生活馆、威楚银发志愿服务站、“四就近”工作站,老干部知政建言之家等板块,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老年人“康养、学习、活动、服务”一站式的优质标杆阵地。

为了让老年教育惠及更多老同志,楚雄市排查社区、小区阵地资源,引导社区创办“家门口”老年大学、“四就近”服务站、“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室”,为老同志提供“家门口”学习和活动一体化的服务阵地。2021年,新建乡镇老年大学1所、“家门口”老年大学5所、小区教学点3个,扩招学员2000余人。

“我们小区的老同志大多数是企业退休人员,基本没有上过什么学,想不到老了还可以上大学,真是要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为我们老同志想真是周到啊。”彝人古镇社区一位老同志说。去年9月,楚雄市东瓜镇老年大学彝人古镇社区分校在星宿家园小区揭牌,为老同志们搭建了学习活动的平台。据了解,彝人古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2000多人,面对老年人集中,群体精神文化需求较大这一痛点,东瓜镇老年大学依托社区和小区资源,成立“家门口老年大学”,不仅满足了老同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方便了社区周边的老同志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

建载体,搭平台,汇聚正能量发挥新作用

为充分发挥彝州银发志愿服务助力楚雄市创建文明城市的经验优势,做好“服务”与“需求”衔接保障工作,推动志愿服务巩固提质发展。楚雄市大力推动网上银发志愿者注册和招募,引导广大银发志愿者在楚彝州银发志愿服务团端口完成“线上”注册,在平台上报名认领志愿项目参加志愿活动。志愿服务获得的积分可以在线上“积分商城”和线下“威楚益兑超市”快捷兑换景区门票、医院体检、健身服务,还可以兑换牙刷、纸巾、洗衣粉等生活用品。这一举措不但让志愿者握在手里的积分“活”起来,让城市的爱心河流“循环”起来,而且让更多的志愿者既能体会到参与公益服务活动的乐趣,又能得到服务的实惠,解决了长期以来老同志志愿活动组织形式、活动方式、活动载体单一的问题。

楚雄市大力推动“五老”宣讲进基层,紧扣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和重要节日、节点邀请州五老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到楚雄市老年大学、楚雄高新区、米市街社区等地开展“点单式”宣讲,取得较好效果。借鉴州“五老”宣讲经验,楚雄市统筹市关委、威楚银发志愿服务团力量,招募18名老同志组建楚雄市“五老”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依托彝州银发志愿服务平台,组织“五老”宣讲骨干采取“坐阵讲”“出去讲”“点单讲”等方式开展宣讲志愿服务。围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备课、到15个乡镇2家市级单位14所中小学开展“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让“党史经历者”讲党史、“精神传承者”讲精神、“传统践行者”讲传统,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聚焦文明城市成果巩固和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部署和要求,深化共建共创共享理念,楚雄市组建威楚银发服务队20支,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助力饮用水卫生和管理、城市垃圾分类和处理、街道、餐馆后厨卫生监督,协助清理城乡街边垃圾死角、清除公共场所“牛皮癣”,制止无视文明规定、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不文明行为等志愿活动。另外,以党建为引领,市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创作30多件文艺作品到桃园湖、市民广场、社区演出60多场,作品内容包括扫黑除恶、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形式有花灯、小品、快板等。楚雄市诗词楹联学会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发挥写作特长,10年来坚持出版每年4期《楚雄诗词楹联》季刊,先后编印出版了《现代诗词楹联集》《云南近代史资料选编》《颂歌献给党》等书籍,今年,又收集整理了市老年大学建校15年来的办学成果和经验总结,编写《威楚秋韵》,充分展示银发志愿风采。

精准服务贯穿于老干部工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楚雄市从制度上作规范,严格落实政治待遇八项制度。根据离休干部和县处级老干部普遍高龄不便于组织集中学习实际,在中央、省、州、市重要会议召开后,及时印制大字版的会议传达提纲和重要领导讲话材料,安排助老员送学上门。保障离退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有效运转,全面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按照国家政策和文件规定,按时足额发放老干部的离退休金,及时报销老干部的医药费,为离休干部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老干部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医疗服务。并且,每两年组织离退休老干部体检,将企业离休干部的医疗统筹金全部纳入市财政负担,从根本上全面解决了企业离休干部的后顾之忧。

落实实职处级领导联系同职级离退休干部制度,老干部工作者分片包干负责制度和助老员定期入户回访制度,坚持“三必访”“四必到”,对老干部反应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及时更新离退休干部信息化管理系统,准确采集离退休干部信息,按照需求,运用大数据思维,合理制定服务措施,开展一人一策精准化服务,建立四就近工作站2个,选聘4名助老员定期上门为老干部开展日常服务,切实帮助解决老干部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