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启动五水共治工作以来,浙江台州市路桥区新桥镇举全镇之力,以老干部为首义勇当先,充分发挥其政治优势、经验优势,用脚步丈量水情,用汗水印照出了老干部的担当精神。通过银龄带动、全民参与,该镇顺利完成8条河道25处水体的贯通和整治,从根本上提升水环境质量,如今新桥河塘秀丽、景美人和,成为浙江治水美镇的生动样本。 一是组建一支“银龄”调解队。污染在河里,根子在岸上。为协助镇里做好源头截污工作,退休干部自发组建党员治水先锋队,大家自告奋勇当起了“老娘舅”,挨家挨户做好问题河道(如凤阳浦泾和凤阳铺内河)两岸的拆违动员宣传工作,共发放近60份宣传资料,上门20多次。期间有发现村民往河道倾倒垃圾,他们即刻上前劝阻,做起思想工作,并身体力行主动帮忙清扫垃圾,沿河两侧村民在其带动下纷纷自觉地将门口垃圾清扫干净,参与到共同治水的行动中。 二是组建一支“银龄”技术团。退休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镇工作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主动要求义务返岗工作,并对凤阳浦泾和凤阳铺内河进行巡查,做好每一处排水口标记,做好水位测量、水质监测和数据分析,提供专业性的整治方案。针对河道水质不达标,氨氮、总磷等超标的问题,他们提出了“水循环”改造方案,通过节点疏通河道“血管”,全面“复活”水系,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是组建一支“银龄”督导组。为了更好地巩固治水成效,该镇组建了一支“三老”督导组,定期开展“治水找茬”。为杜绝河水返黑返臭,他们保持每日一巡的工作频率,对治理河道(凤阳浦泾和凤阳铺内河)进行巡查。积极与河道周边群众交谈,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群众对治水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了唤起周边群众护河的积极性,还专门搜集了很多的温馨提示语,提供给镇农办进行上墙,营造更好的治水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