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宁微山县委老干部局把精准化服务理念贯穿离退休干部工作全过程,为满足老干部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分别从探索制度建设、做好服务保障、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等四个方面发力,精准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落实落细。 (一)坚持探索制度建设,健全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机制 一是开展离退休干部活动日。结合离退休干部大讲堂、“互联网+”远程教学、“微党课”宣讲等形式,集中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庆祝建党100周年等主题活动日,引导老同志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开展老干部座谈会。每年两次召开情况通报会,县委主要领导通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听取老同志建议并要求相关单位落实。近年来,解决集中反映的问题11件,采纳建议30余条。三是开展离退休干部视察活动。坚持每年组织离退休干部就近考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次,2020年开始增加至每年2次。四是走访慰问离退休干部。春节、“七一”期间由县级班子成员走访问慰县级实职老干部,县财政每年拿出60万元走访慰问全县离休干部、副科级以上退休干部及遗属。五是组织参加重大会议和节庆日活动。邀请县级实职老干部参与制定全县“十四五规划”,每年重阳节期间组织老干部座谈交流、参观考察。 (二)坚持做好服务保障,搭建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平台 一是精准对接支部。完善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成员联系党支部机制,2017年以来开展党工委成员联系党支部活动11次,对接服务党支部100余次;专题调研4次,解决问题20余条。二是精准对接单位。由老干部局3名班子成员对接县财政、人社、医保等单位,确保老干部工资待遇及时跟进、医疗待遇及时落实。局16名工作人员对接3—5个老干部所在单位,协调帮助开展工作。对接县住建局通过“连心卡”联系解决老同志维修下水管道等身边事40余件,打通服务老干部“最后一米”。三是精准对接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室、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资源,为老同志提供学习活动、康复理疗、生活照料等,开展上门服务50余次。建立社区老年大学分课堂5处、活动站6处,丰富社区老年文化生活。对接全县29家广场大药房门店开展社区上门送药服务,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就近买药需求。 (三)坚持创新服务方式,制定离退休干部“一对一”精准服务方案 一是做好“一对一”健康体检。每年组织一次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采取老干部局工作人员“一对一”联系离休干部、医护人员“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专家团队“一对一”结果反馈及健康宣讲的方式,为每一位离休干部“一人一策”建立健康档案。二是开展“一对一”家庭医生签约。为65位离休干部和43位县级实职退休干部“一对一”签约家庭医生,每月一电话、每季度一上门查体,建立家庭医生与老同志子女间“一对一”健康热线,将定制的100余个健康保健箱送至每一位老同志家中。三是加强“一对一”特困帮扶工作。建立困难离休干部帮扶台账,实施“1+X”服务保障机制,老干部局每名工作人员结对服务3—5名离休干部,及时协调对失能、高龄及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离休干部给予重点帮扶。做好离休干部看病就医工作,在县人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实行住院专人陪同;入院费用报销协调县医保局通过“一事一议”机制解决。 (四)坚持提升服务效能,全力支持离退休干部余热生辉 一是全力支持支部书记发挥带头作用。出台《关于印发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工作补助发放办法(试行)》等两项文件,制定《微山老干部工作手册》,建立党组织书记培训制度,根据各支部实际帮助支部书记量身打造发展方案,针对性地提升党建工作能力、发挥带头作用。培树特色支部5个,书记典型7人,带动一批离退休干部积极开展党组织工作和活动。二是全力支持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注重湖区离退休干部服务平台建设,根据湖区乡镇地处偏远的特点,在微山岛镇建设了杨村老年大学教学基地,在西平镇建立慕莲小镇教学基地,支持老干部志愿服务队依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开展艺术共创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发展。支持打造老干部“微荷愿”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帮助解决特困群体“微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