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郑喜梅:心系事业 忠于初心

2021-11-2 14:45|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355| 评论: 0|原作者: 朱晨|来自: 中共玉环市委老干部局

摘要: 浙江玉环市坎门乡贤郑喜梅,1951年11月出生于坎门东风村。1970年12月入伍,任海军上海基地教导队一班班长。1974年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后先后任助教、海军工程大学整党办公室秘书组秘书和海军工程 ...

浙江玉环市坎门乡贤郑喜梅,1951年11月出生于坎门东风村。1970年12月入伍,任海军上海基地教导队一班班长。

1974年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后先后任助教、海军工程大学整党办公室秘书组秘书和海军工程大学政治部处级秘书。1992年在武汉市外经贸委任副处长。1996年起先后任中国包装进出口武汉公司党委书记和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武汉公司党委书记及中国武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直至退休。

背井离乡少年从军

20世纪50年代初,郑喜梅出生于坎门东风村的一个普通家庭。郑喜梅从坎门中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老师,白天上课,傍晚下班回家就帮父亲干农活,本以为生活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过下去,19岁那年,父亲的一句话却改变了郑喜梅的一生。

“当时村里征兵,但我因为放心不下父亲和学校里那群可爱的孩子,就不想去,父亲知道后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了一句话‘当兵是义务,好好干!’,就是这朴实的八个字令我深受感触。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告别了生活了19年的家乡,走上了从军的道路。”郑喜梅回忆道。

1970年12月,郑喜梅在海军上海基地教导队任一班班长。在部队里,他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严于律己、刻苦训练,不断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在部队这3年,郑喜梅一直严格遵守军规军纪,不论严寒酷暑始终如一“班长就是要以身作则,所以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郑喜梅说道。因为在军营里的优异表现,他受到了组织的器重并得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深造的机会。

潜心专研赤诚奉献

从上海到武汉,从部队到学校,虽然环境变了,但郑喜梅丝毫没有松懈。“我当时学的是学校里最好的专业——潜艇建造,作业经常会涉及画设计图,因为我的设计图画得好,毕业后我就留校成为一名助教。”郑喜梅说。

最开始,郑喜梅担任1978、1979级本科生消磁专业、电气设备专业、建造专业的高等数学助教,1980-1981年又担任中国造船协会断裂力学小组秘书。对待工作,他认真负责,当助教时经常备课到深夜。平时除了上课,课后还要为学生答疑解惑、批改作业,一有空闲又要去研究专业知识。虽然生活很忙碌,但郑喜梅却乐在其中。

因为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83年郑喜梅被海军工程大学评为“先进教员”。1985年至1989年他开始在学校担任秘书工作,被任命为校整党办公室秘书组秘书和校政治部处级秘书,主要负责会议记录、简报起草和日常事务的处理。无论在哪个岗位,郑喜梅都尽职尽责,并于1985年、1987年、1988年受到大学政治部的嘉奖。1988年他还被选派参加湖北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秘书工作,并受到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的接见。

风雨不改初心本色

在海军工程大学求学、工作的这18年见证了郑喜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峥嵘岁月。1992年他离开学校,在武汉市外经贸委任副处长,在新的岗位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在外经贸委办公室工作时,郑喜梅经常向武汉市委报送外经贸工作动态,其中有不少外经贸综合情况被刊登在《武汉动态》上,有的信息还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用1991年郑喜梅被武汉市委、市政府授予“武汉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3月,撰写的《强化督查工作是新形势下抓落实的一项重要措施》论文获武汉市督查工作研讨会好论文奖;之后他与同事以及武汉市委研究室同志一起撰写的《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武汉市对外开放》一文获1993年度全市优秀调研文稿二等奖。

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凝聚着郑喜梅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正如父亲当年对他的教诲——“要干就好好干”,他一直铭记于心,也时刻鞭策着自己。

身在异乡心系故土

虽然这些年一直漂泊在外,家乡仿佛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但在郑喜梅的内心深处,那座承载着童年记忆的小海岛一直是他最深的牵挂。

虽然不能经常回家看看,但郑喜梅每天都会关注和家乡有关的动态。看到近几年玉环的蓬勃发展,他也深感欣慰和骄傲。“以前家乡交通不发达,去哪里都不方便。现在玉环跨海大桥和沿海高速都开通了,出行越来越便捷,玉环逐渐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郑喜梅说道。

2018年郑喜梅受邀加入了坎门乡贤联谊会,这让他觉得自己跟家乡的距离更近了。“坎门乡贤联谊会就像是连接我和故乡的一座桥梁,我虽身在异乡,但我永远心系坎门。叶落归根,我也终将归于故乡。”郑喜梅说道。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