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州市武城县统筹辖区离退休干部人才资源,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业委会”专项行动为依托,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融入社区、服务社区,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嵌入推进、融入发展,将离退休党员干部群体力量积极转化为加强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重要资源。 发动离退休党员干部参选业委会,推进“组织融入”。一是发动离退休党员干部“进组织”。由武城县委组织部牵头,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配合广运街道办事处制定规范小区物业管理完善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部门单位提报、包保单位走访等摸排小区离退休党员干部情况,将361名离退休党员干部编入99个住宅小区党组织,全程参与小区治理。二是发动离退休党员干部“任实职”。发动400余名离退休党员干部回居住小区争当楼(道)长,按程序参选业委会,组织动员老干部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在小区亮身份、亮承诺,引导离退休党员干部助力“小区自治”。目前全县已有56名老干部担任楼(道)长,在业委会成员中退休干部也占较大比例。三是发动离退休党员干部“当先锋”。对所有离退休党员干部实行“一方隶属、双重管理”,在不转移党组织关系的前提下,参加所在单位和小区双重组织生活,接受双重评议,变双报到的“软连接”为“硬管理”,全县169名离退休党员干部“老有所为”,累计为小区群众解决难题220余件。 拓展离退休党员干部党建阵地,推进“阵地融入”。一是建立“小区老党员之家”。充分挖掘小区公共服务用房、服务养老中心等资源,邀请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腾退清收”专项活动,协助腾退移交小区公共服务用房50处,建立起党在城市社区的“红色驿站”,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体育运动、文艺表演、书画展示等场地资源。二是建立“老干部正能量阵地”。结合“红色业委会”每月活动安排,离退休党员干部通过到小区参加民情恳谈会、议事协商会等,认领小区为民实事、提供智力支撑、督促物业公司兑现服务承诺,先后建议解聘物业公司2家,赢得了小区群众的尊重和认可。三是建立“能力提升场所”。投资775万元完成“新老年大学”升级改造工程,建筑面积达3030.19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余人上课,目前学校专兼职教师达10人,形成了特色鲜明、安心舒心、内容丰富的老干部能力提升阵地。 打造离退休党员干部活动载体,推进“活动融入”。一是银发志愿活动融入。将老干部纳入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持续开展基层治理宣讲、疫情防控宣传、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困难群众等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范围辐射99个小区,累计服务居民1800余人次。二是“社会化+”养老服务融入。依托小区养老服务用房,通过“红色业委会”与养老机构联合为老干部输送文化、医疗、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需服务,先后向鼎盛等6个小区50余名离退休干部推出该项服务内容,得到了离退休老干部的认可。三是精神文明活动融入。开展“社区治理我先行”示范行动,离退休党员干部主动承担入户走访、宣传动员、楼栋清理等工作,为“创建卫生县城”工作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依托老年大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干部社团,组织老干部开展“我看建党百年新成就专题调研”“我来读原著”“红歌传唱”“晚霞映贝州”等系列活动,以多种形式歌颂党的丰功伟绩,表达爱党爱国之情,让老干部退岗不退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