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至今,厦门已连续十多天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月7日21时起,厦门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自此轮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市委老干部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主动履职,切实采取措施,广泛组织引导全市老干部工作者和广大离退休干部,共同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在疫情面前,厦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老党员纷纷响应号召,发挥组织战斗堡垒与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树立守护家园的决心,以丰富的处置紧急事件的经验,齐心协力、竭尽所能。他们有的坚守社区,构筑疫情防控屏障;有的重返一线,继续守护人民健康;有的创作书画作品,抒情怀、鼓士气、聚力量;有的心有大爱,用爱心善举助力抗疫;有的积极传递好声音,制止谣言和不实信息传播。老党员们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化作具体的行动,书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多方奔走 迎难而上尽责任 疫情当前,厦门市湖里区委组织部原副部长、老干部局原局长,湖里区慈善会会长、慈善会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刘芳坤奔走在抗疫一线。他积极向社会各界募集款物,第一时间便收到了厦门仙岳山土地宫庙捐赠的100万元,这笔善款被转至基层用于抗疫工作。刘芳坤还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决定以区慈善会的名义向基层捐款173.5万元和1000顶帐篷(价值36.5万元)。 在此次捐助行动中,为了及时将抗疫物资送到基层,区慈善会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的老党员们在刘芳坤的带领下,克服了人员少、工作量大,且多名老党员被居家隔离的困难,从深夜接到疫情通报到督促外地企业加急生产抗疫物资,再将这些物资送到基层,总共用时不到40个小时。这充分体现了该支部及老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诠释了老党员们“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诚挚诺言。 初心如磐 舍小家而顾大家 “母乳要赶紧送到新生儿病区!”“19楼急用这个药品!”9月13日晚上8点30分,厦门市老党员天使志愿服务队的孙佩、庄梅生、徐丽华、叶鹭、庄雅真等5位老党员志愿者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B区附一楼门口帮忙登记、分发为患者送来的餐食、药品器材、生活用品等“特殊物资”。 9月12日,该医院宣布停诊封控时,院内还有3800多名患者和家属,如何将每天从院外送来的几千份“特殊物资”准确地送到患者手中,对医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急需大量医护人员接收、贴标、分配和传送。老党员天使志愿服务队的老党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站出来,主动要求在非上班时间接替在职医务人员承担这些工作。 可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天使志愿服务队的老党员们也不例外。孙佩在几个月前才经历了膝关节置换手术,叶鹭的公公在医院封控当天不幸离世,老党员徐丽华还要替在一线参与抗疫的儿子儿媳照顾两个孩子……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他们,老党员们依然坚持每天早晚驻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面对医院和患者的感谢,老党员们纷纷表示,困难时刻,能为在岗的医护人员分担些工作,为患者做些实事,就算累点,大家心里踏实。 昔日他们用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今日他们用仁爱之心温暖人间,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 坚守疫线 艰难时刻显担当 此轮疫情,厦门市同安区的疫情防控形势最为艰难复杂,该区退休干部党员苏天庆、童淑惠、李惠玉、方焱、林穆生等急切地向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 在小区,他们登记信息、测体温、发放《居民通行证》;在社区,他们张贴倡议书、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忙消毒公共场所;在核酸检测点,他们引导居民预登记信息、维持队伍秩序、协助医务人员完成核酸检测。烈日下,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裳,但他们没有一句怨言。“这场疫情对党员来说,是一场大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义不容辞,一定要为社区坚守好防疫线!”一名老党员坚定地说。隔着防护面罩,大家依然能感受到他们的决心和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先锋带头 凝聚力量抗疫情 在社区发布志愿者招募通知后,厦门市海沧区海发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苏永顺立即响应,主动担当作为,在支部中发出倡议,鼓励符合条件的老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助力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在参加了核酸检测点培训、演练之后,每一轮核酸检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在全员核酸检测时,苏永顺虽然要帮助照看两个孙子,但为了能在疫情防控中出份力,他将两个孙子委托给邻居照看,义无反顾地来到核酸检测点,做一名党员志愿者。从第一轮到第六轮,苏永顺未曾缺席,他每日都在核酸检测点负责现场分组引导工作,从下午1点站立至晚上7点。他说:“我是支部书记,我不站出来,谁站出来?为了抗击疫情,为了广大居民的平安、健康,再辛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危难时刻,共产党员就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在苏永顺的带领下,社区的老党员们纷纷走出家门,力所能及地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维持核酸检测点现场秩序、测体温、查健康码、做消杀等工作,为社区疫情防控献出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