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发挥好老年人积极作用,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老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老年大学在老龄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老年工作思想教育的阵地,是老年文化养老的载体,是老年人展示风采的平台。那么,老年大学应该搭建怎样的平台来让越来越多的老人达到人文关怀,精神生活方面的养老服务?安宁市老年大学17年来紧扣老年人需求,紧紧围绕“学、乐、为”搭建“五大文化养老”平台,为全市老年人提供文体活动的场所、建立老有所为的阵地,成为老年人更新知识、施展才华、参与社会的养老乐园。 一是搭建“文化养老”学习平台,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养老阵地建设。每年落实市财政拨付19万元用于老年大学教育教学。今年11月,老年大学将迁址6966平方米校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为老年人提供设备齐全的环境。安宁市老年大学办学伊始,就明确老年大学是为广大老年人服务,是为广大老年朋友搭建的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的平台。17年来,先后开设医疗保健、诗词、书法、国画、音乐、舞蹈、瑜伽、器乐、二胡、葫芦丝、摄影等专业,累计开办了204个教学班,结业11549人次。学校管理民主、规范、科学,为广大老年人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平台。 二是丰富文体活动展示平台,使老年人老有所乐。每年定期组织校内教学班,开展诗书画展(2011年后为书画摄影展)、教学成果汇报、先进表彰、主题征文比赛、每学期各教学班自行组织课外活动等各类活动,参加活动学员人数多、覆盖广。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员充分享受学习、交流带来的乐趣,感受“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得”的成就感、幸福感与获得感。2021年6月,由安宁老年大学花灯班学员以安宁革命烈士留下的一个军用挎包为题材创作的方言小品《一个旧挎包》在“百年风华——2021昆明文艺周”暨昆明市文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系列演出“笑咪乐呵曲艺、小品大赛”中,荣获银茶花奖、昆明市“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宣讲大赛文艺类三等奖。 三是创建引领带动交流平台,使老年人老有所为。每年组织学员参加安宁市“四下乡”活动,把精彩的文艺节目送到各街道、社区,为市民们带来精彩的文艺盛宴,送上了节日的深深祝福。书画班学员坚持10年为市民义写春联,一副副火红喜庆的春联,一张张体现爱心的“福”字,将美好的新春祝福送进千家万户。通过组织开展正能量活动,发挥社会效益,树立了老年大学支持配合大局的良好形象。2021年,受疫情影响,老年大学志愿服务队活动,只能通过学校微信群推送组织,学校根据学员志愿者服务意向,分别组建文化教育志愿服务队、社会公益志愿服务队、扶危救困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了“助力创城”“走进医养中心志愿服务”“大手牵小手”等1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展示了学员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良好精神风貌。 四是搭建健康养生平台,发挥指导作用。随着广大老年人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养生保健已成为现实需求,为此,安宁市老年大学积极搭建平台,探索老年人健康养生的新途径。采取“专业课+”形式不定期举办专家心理健康讲座。让学员掌握科学养生的方法,保持健康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的情绪。 五是搭建人际交往平台,发挥和谐作用。老年大学学员们的职业不同,文化基础、生活方式也有差异,学校坚持以自愿为原则、以自律为要求,以和谐为目的。通过自发组织、自愿参加,扩大交往、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协调关系,从而加强了学员间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