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我很欣慰。”看到阿克苏地区城乡的巨大变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阿力甫·艾山思考的如何巩固脱贫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这里找到了答案。他满怀信心地说,“农村产业经济越发强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重阳节来临之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组织部分退休干部赴阿克苏地区参观学习。老干部们先后深入乌什县、阿克苏市、温宿县的企业、园区、乡村、学校等,亲身体会阿克苏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乌什县依麻木镇是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的驻村点,留下了很多老干部的工作轨迹。老干部们走进黑木耳孵化、香菇种植基地、核桃加工厂……仔细聆听讲解员介绍,详细了解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亲身感受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就。看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农民收入节节攀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老干部们无比欣慰,纷纷为乌什县依麻木镇农村变化点赞。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原副巡视员、关工办原主任董建国表示,“重新回到依麻木镇,看到了新农村发生的翻天巨变,乡村企业异军突起,‘企业+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趋于成熟,使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思想得到解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证。”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依麻木镇汗都村,老干部们实地了解该村党建文化长廊、传统文化室、农家书屋等基层阵地建设情况,党建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村民营造了鲜明的文化语境,得到了老干部们的赞誉。在玉斯屯克和田村,老干部们到中华文化大院、依麻木镇国语小学,看到学生们意气风发地朗诵爱国诗歌,表演安塞腰鼓,表示,将传统文化引入学校和课堂,让学生们耳濡目染,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看到乌什县的发展变化,我感到很震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舒适宜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们消除了绝对贫困,这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自治区党委巡视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何秀玲说。 近年来,乌什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六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全面提振了当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在乌什县大果沙棘苗圃基地,老干部与沙棘“亲密”接触,了解沙棘苗木成长态势、种植规模及发展模式,询问沙棘精深加工产业链相关情况。在新疆振兴园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老干部们得知该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带动当地近1000户农民致富脱贫,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让老干部对乌什县乡村振兴取得的成绩赞不绝口。“我再次回到乌什县,发现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村民就近就地就业,返贫几率大大降低。作为一名曾经的驻村干部,看到今天农村的变化,我感到很欣喜。”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原副巡视员、老干部活动中心党总支原书记杨小鸣说。 随后老干部分别前往新疆卓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乌什华盛纺织有限公司、新疆天和针织有限责任公司,实地察看了产品加工车间、商品展示区域,与负责人亲切交谈,深入了解产品原料供应、生产工艺、销售模式及企业管理文化等方面内容。 重阳节当日,老干部们登上乌什县钟鼓楼,聆听林基路事迹、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瞭望城市变迁。“现在的乌什楼变高了、城市变大了,人民的生活圈也逐渐丰富,这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离不开新疆社会的持续稳定。”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原副巡视员、原组织建设指导处处长徐庚群说。 在全国最美志愿者服务社区——阿克苏祥和里社区,老干部走进党群服务中心。与参加活动的居民交谈,了解老旧小区改造成果,观摩社区文化活动,感受各民族和睦共处的手足情。“这种打造民族团结交往‘聚集区’的小区模式应该得到推广,符合社区发展现状,让各民族群众在交往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关系和谐。”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原副局长杨林善说。 在阿克苏地区文博院、柯柯牙纪念馆,老干部认真观看在阿克苏出土的每一件文物,聆听感人的绿化故事,感知无私奉献创造出的生态奇迹。老同志一致认为,馆藏文物、珍贵图片蕴含丰富的信息,记录了阿克苏的历史变迁,记录了阿克苏人民修复生态、绿化家园的艰苦奋斗历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是阿克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阿克苏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听到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老干部们高兴不已。自治区党委老干部局原二级巡视员、关工办原主任毕权勇说:“看到阿克苏电商发展如此迅猛,感到很震撼,小小的电商带动了南疆农业产业发展速度,这种便捷、快速、有利的模式值得推广。阿克苏作为我的第二故乡,看到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变化一日千里,我感到由衷地自豪,我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 老干部们纷纷表示,要切实发挥退休干部的优势和作用,始终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凝聚力量、发光发热,做制度自信的示范者、制度优势的宣讲者、制度完善的建言者、制度执行的监督者、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讲好中国故事、新疆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