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贾德良: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

2021-10-15 15:21| 发布者: 家网编辑9| 查看: 427| 评论: 0|来自: 海南老干部

“今天贾伯伯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五指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贾德良同志到学校宣讲时总会这样开场。2021年3月15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全党开展党史教育,必须走在前,还要讲得好!预定去红山中心学校讲首场,再联系金融系统讲第二场!”。那时候,他还和市教育局关工委的同志们约定,等他3月23日参加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回来,要一起到各中小学校做党史教育宣讲报告。如今,这个约定却没办法实现了。

2021年3月23日上午,贾德良同志在海口参加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交流发言过程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享年70岁。

爱岗敬业,浸注心血培养祖国下一代

贾德良同志原籍河北省香河县,1951年10月出生,1972年12月入伍,1974年6月入党,1994年10月由部队转业到五指山工作,2011年9月退休,2019年5月任五指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贾德良同志对待工作极其认真严谨、满腔热情,即便是退休后到五指山市关工委工作仍热情不减,始终爱岗敬业,用心用情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1994年10月,贾德良同志由部队转业到五指山后,先后在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工作。在岗期间,他时刻关心牵挂着关心下一代工作,工作之余经常到各中小学校讲党史、做思想教育。退休后,他仍继续发挥余热,身体力行传递着社会正能量,积极主动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精神等,讲遍全市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他所做的大大小小的宣讲报告就达600多场,听课师生50余万人次。2015年4月,他为五指山市各学校做“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报告会,连续讲20场,最后一场下来,他已喉咙沙哑至无法说话,颈上还长了疮流血化脓。2017年5月,他走进各学校讲《白沙起义》王国兴找共产党的故事,在学校大操场上顶着烈日做走动式演讲,一节课下来,已是精疲力尽、满头大汗,却从不说苦喊累。可他毕竟是快70岁的老人了,同事们常劝他注意身体,适当休息,不能总像“老黄牛”一样不停歇,他总是笑笑说:“正因为我们年纪大了,为党工作的时间有限了,那就更要抓紧时间,以一天干三天工作的韧劲儿为革命事业多做点事情。给孩子们讲课吃点儿苦、受点累是我们老同志的本份,因为今天我流汗,换来下一代走正路,确保红旗代代传,值!”生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告诉记者:“只要我讲得动,我会一直讲下去。”

20多年的日子里,贾德良同志就是这样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以“一团火”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工作中,亲自推动五指山市成立基层关工委214个,做到关工组织全覆盖,为五指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他被五指山市委、市政府授予“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2007年和2017年,分别被海南省关工委评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荣获海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0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彰显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

熟悉贾德良同志的人都知道,他一直保持着军人和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生活上非常节俭,常年穿着一身老式军装,衣服上的破洞补了又补。在他看来,钱要省着花,个人的吃穿没必要太讲究,应该多帮帮有困难的人。

不忘初心,助人为乐。他在日记中写道:“共产党人的责任是没有边的,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奋斗到老,多为人民做好事,常为社会干实事,总要乐于助人行善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6年8月,五指山市委党校大院因排水沟倒塌造成污水溢出,恶臭四散,同时引发化粪池积满,宿舍一楼住户室内同步溢水,他立即找校领导研究处理办法,自告奋勇组成抢险队,在得知化粪池管道已经堵死,必须人工进入化粪池内打通的情况后,他二话不说,手扶钢钎,顺着梯子爬下三米深的粪池内,将堵塞管道的油污粘物一块一块打散开,污水哗哗地排出来,重重地喷打在他的脸上、头上,可他却丝毫不在意,像战士攻下一个碉堡那样高兴地从池里爬上来,现场不少围观的大人、孩子都捂着嘴惊呆了。不久,五指山市委市政府根据他反映的实际情况,派来施工队挖掘一条100多米长的排污沟,铺设永久性的排污管道,困扰群众生活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无私奉献,默默耕耘。2019年11月27日至12月7日期间,他爱人因脑梗塞住进海南省人民医院,他日夜护理在身旁,多苦多累都不向组织报告、怕给组织添麻烦。12月2日那天,五指山市关工委不知该情况的同志接到省关工委通知要求报送一份材料,便电话告知贾德良同志。他连夜租车从海口赶回五指山,加班加点开夜车,亲自动笔将材料写好放在办公室,又连夜前往省人民医院。到医院时,天已经快亮了。这件事,直到他爱人康复出院,他才向市关工委的同志们说出了实情。

言传身教,作风优良。在贾德良同志家中,虽然家具很老旧,但都打扫得很干净、摆放得很整齐。在客厅茶几的玻璃板下非常显眼的位置放着一段节选自《毛泽东选集》的话:“房子是应该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贾德良的儿子贾海明说:“在我的印象中,父亲非常严格、非常节俭,我们家里绝不允许有浪费的事情发生。比如,父亲不让我们给他买新衣服,谁买了都给退回去,他自己常年穿着破旧军装。在日常处理剩饭剩菜的问题上,我母亲也没少被他批评。我参加工作以后,父亲经常对我说工作的时候要认真积极,要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他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对待工作非常严谨认真,不管多晚他都要完成他的工作,这些我看得多了也受到了他的影响……。”

生命定格在最辉煌的时刻

2021年3月22日下午,五指山市关工委办公室的董主任接到贾德良同志从海口打来的电话,他说:“董主任呀,我今天到省里领奖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现在就在我手里,真是沉甸甸的呀,这可是上级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开会回去后我们要继续……。”他满腔热情的话语深深感染着市关工委每一位同志。然而,3月23日上午,贾德良同志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时突发疾病,倒在了会议现场,生命永远定格在他最辉煌的时刻。

他,理想信念坚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他,躬身笃行,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他,发挥余热,诠释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生命意义。

虽然,孩子们眼里爱讲故事的“贾伯伯”走了,同事们身边的“老黄牛”休息了,但他爱岗敬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故事,永远留在了五指山人民的记忆里。他为党、为群众、为下一代奉献一生的精神,也将如中国火炬一般燃烧不尽、一直延续……。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