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济宁邹城市委老干部局坚持以离退休干部党建“五强”工程为根基,以深化“孟子故里·银领先锋”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创建为依托,突出邹鲁特色,突出组织融入、活动融入和阵地融入,着力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全面融入城市社区党建。 突出“组织融入”,扎实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员“双联双创”活动。推进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利于活动、便于管理、应建尽建”原则,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规范党支部班子建设,选强配齐支部班子,实现党组织设置全覆盖。目前,全市共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92个。以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党员“双联双创”活动为依托,按照“开放、融合、共享”理念,积极构建“一方隶属、多方管理”和“活动在社区、奉献在社会”新机制,推进市直部门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截至目前,全市12000多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基本按照要求到社区报到或关系转入社区。规范党组织活动开展,严格落实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十条”标准,抓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健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形成完备制度体系。 突出“阵地融入”,打造离退休干部党员活动载体。以市老年大学、活动中心一体化项目为主体,组建市级乐善邹鲁党建联盟,制定党建联盟基地管理制度,提供预约服务,不断满足离退休干部党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坚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原则,打造离退休干部党建共享基地;建立老同志家门口的规范化基层老年大学(学校),不断织密老年教育网络;规范提升和培育发展“老字号”特色团队组织,积极培育孵化一批以离退休干部为带头人的老干部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市共命名党组织活动、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实践、传统文化学习传承等4大类47个共享基地,为离退休干部党员提供预约式服务200余次,16个镇街老年大学分校正在建设中,已建立9个社区老干部工作室。打造离退休干部“红帆驿站”,依托社区“大党委”优势,在全市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各具特色的离退休干部党建“红帆驿站”,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提供开放式、预约式、菜单式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34个“红帆驿站”,为离退休干部提供各类服务3000余人次。 突出“活动融入”,凝聚离退休干部党员优势作用。建立“集中活动日”制度,确定每月第三周周五为离退休干部党建“双联双创”集中活动日,每月月初由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统一发布活动主题,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在报到社区就近参加党组织生活。截至目前,共发布“讲入党故事、话党员心语”“同过政治生日、铭记初心誓言”“我奉献、我添彩”等活动主题9期,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200多场次,参与人次2万余人。推进“党建+文化养老”进社区,组建社区文化养老团队或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活动。推进“党建+志愿服务”进社区,引导鼓励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志愿服务宣讲、参与社会治理等正能量活动。目前,已开展社区治理、环境卫生整治、矛盾化解、文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120余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70余个。 突出“机制融入”,完善各项工作运行保障。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老干部工作部门、市直部门单位、镇街、社区相结合的工作体系。完善三方统筹经费保障机制,市级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和合理增长机制;部门充分利用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党费返还,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镇街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经费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成员补助纳入财政预算。规范“四看四树”表彰激励机制,继续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党员中开展“四看四树”争做“银领模范”活动,每年对涌现出的先进个人或团体典型进行评选表彰。2020年评选“四看四树”银领模范40个;2021年评选表彰离退休干部党建先进集体10个,先进个人30个。强化“四同”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把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党建工作大局,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加强对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领导,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