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周村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广泛汇聚政府部门、街道社区、社会机构等为老服务力量,引导激励广大老干部、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入银辉志愿者组织,组建“牵手桑榆·爱心助老”志愿服务队,推行“以老助老”互助志愿服务模式,由低龄银辉志愿者上门服务高龄离退休干部、鳏寡孤独老人,全心全意为老年群体办实事解难题。 坚持建机制、壮队伍 突出“全面性”提供“组团式”服务健全工作机制 全面总结离休干部精准服务和“时间银行”积分管理工作经验,将志愿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开展“牵手桑榆·爱心助老”志愿服务活动《通知》、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各成员单位集合自身优势资源,积极为活动开展赋能。 建强服务队伍 以服务对象所在支部和居住社区为基础,组建爱心服务主力团队,选聘威望高、资历深、群众基础好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担任团长,吸纳健康低龄、热心公益的退休干部、老党员加入服务团,组织团员在银辉驿站登记注册,规范队伍管理,做到一人一档、一证、一服、一牌、一马扎“五统一”。成立爱心助老支援保障团队,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定向联络支援保障人员参与,全面支持保障爱心助老工作。 构建服务体系 打造以退休干部、银辉志愿者为核心,区老干部服务中心为主导,服务管理单位为依托、所在党组织为支撑、居住社区网格员为辅助、家庭医生为必备、老干部子女、老年大学学员以及社会爱心人士为补充的多方协同并联式服务体系,为老同志提供“组团式”志愿服务。 坚持勤联系、办实事 突出“精准性”提供“订单式”服务 广泛调研、摸清需求 动态调整老干部“情暖桑榆·金周连心卡”多对一服务人员信息,结合“月探望、周问候”暖心服务和“走千家进万户”离退休干部调研走访活动,进家门问健康、问近况、问需求,建立老干部基本情况、服务需求清单,做到离退休干部基本情况熟、底数清、动向明,为开展爱心助老服务打牢基础。 订单服务、精准施策 实行“订单式”服务,建立“爱心助老”微信群,开通电话专线,服务队根据老同志的需求信息制定“一人一策”服务方案。精准靶向施策,以入户唠嗑为切入点,提供便民生活、保健养生、理论学习、文体娱乐、纠纷调解、精神慰藉等助老服务,注重解决个性化需求,尤其是老同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服务做在老同志需要时,做进老同志心坎里。 紧贴实际、办好实事 近年来,服务队与48名离休干部“唠时事”,提供送学上门服务,与16名离休干部“唠健康”,提供送医上门服务。以“唠家事”为主题,入户调解家庭矛盾,帮助化解殷姓军休干部财产纠纷问题;突出“唠爱好”,与离休干部王开明聊书画;注重“唠传承”,与抗美援朝离休干部孙广瑞忆初心,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离休干部马润芝对服务团竖起大拇指,“我年纪大了,出门买药不便,孩子们又忙,爱心助老服务团上门送医送药,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老同志有需要,服务队就有行动,“牵手桑榆·爱心助老”志愿服务队成为活跃在助老服务一线的“游击队”。 坚持抓激励、强保障 突出“有效性”提供“交互式”服务 “时间银行”正向激励 通过“时间银行”存、取规则和激励机制,使志愿者累积服务时间,存储积分,用积分兑换涵盖老年大学课程、医疗、家政及物质回馈等的助医、助洁、助管、助学、乐活服务,建立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志愿服务循环模式。目前,全区登记在册银辉志愿者800余人,今年累计开展爱心助老、扶贫济困、推介家乡、党史宣讲、普法教育、城市双创等活动300余场次,存储时间达0.3万余小时,已有50余位志愿者利用“时间银行”换取服务。 沟通协调规范管理 同宣传部(文明办)、民政、财政、文旅、卫健、团委、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加大沟通和协调力度,推动建立协调制度,引导社会公益组织落户“时间银行”,构建联动服务网络,加强时间银行的制度设计,保证“时间银行”的公信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双向结合互助循环 爱心助老志愿服务与“时间银行”相结合,今天我助你、明日他助我,让志愿服务双向流通,有效保障爱心服务的持续长远发展,助推形成一代帮一代、低龄扶高龄的波浪式互助养老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