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老干部之家 首页 老干部工作 查看内容

唐上君:24年初心不改 94岁老党员义务补课育桃李

2021-9-30 15:50| 发布者: 家网编辑高姗姗| 查看: 922| 评论: 0|原作者: 李 保|来自: 湖南省益阳市政协办公室

湖南省安化县奎溪镇雾寒村,有这样一位老党员,他一辈子扎根乡村教育,退休后仍牵挂着村里的孩子们,24年来从未间断,义务为孩子们课外辅导21000多课时。他先后获评“感动湖南人物”、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让人肃然起敬。他就是现年94岁的退休党员教师唐上君

山里孩子牵动爱心爷爷的心

日前,笔者专程来到雾寒村,位于石桥边的唐上君的“书楼”特别醒目,刚走到村口,就从房子里传来了解答问题的声音。走进“书楼”,只见20多个大小不一的学生围在唐上君身边做习题,屋子里摆满了教辅资料、教科书、课外书、习题本……唐上君除了脊背有些弯曲,须发花白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说话铿锵有力,走路十分敏捷。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令人想象这是一位94岁高龄,依然忘我奋战在山村教书育人一线的老共产党员。

1950年,唐上君从省立第五中学毕业,1951年开始从事教育事业,1987年光荣退休。1997年,退休十年后的唐上君回到村里定居。

雾寒村地处偏远,山高路远,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孩子们父母大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大都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关爱,特别是心里有疑惑也不知道向谁请教,问题越积越多,不少孩子表现思想苦闷,性格自卑,有的因此辍学。特别是许多孩子在漫长的暑假里闲得无事,因缺乏看护和约束,有的东游西荡,有的到小河里摸鱼摸蟹,有的甚至染上赌博恶习……“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尽我的能力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作为教师,我本来就应该以教育下一代为己任。”唐上君立马生出了给村里的孩子义务辅导功课的想法,这样既可以让家长们在外安心务工,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有一个更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要是你们信任我,每天放学后和寒暑假的时候就把小孩子送我家里来,我给他们辅导作业,也给你们减轻负担。”因为这样一句承诺,唐上君开始在每天放学后和寒暑假时担任学生们的“大家长”工作,这个“大家长”一做就是24年。当时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小孩儿,后来越来越多的邻居开始找上门来,把小孩交与他辅导,他的学生也从开始的两三人变成了如今的几十人。“我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也是老党员,退休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是应该的。”唐上君说。

因材施教,点亮孩子们心中的灯

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严寒的冬天,在雾寒完小、木榴完小的教室外面,大家经常看到唐上君弯曲后背,保持脑袋前倾的姿势探向教室的窗口,目不转睛地认真听课,不时做着笔记。因为教室里坐着不少雾寒村的孩子。为教好他们,唐上君到教室外面旁听,课后与老师交流探讨,掌握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最新的育人方法和孩子们的学习动态。

“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教师,我今生无悔。”唐上君坦言,他从来不觉得教孩子是一件苦差事,只要孩子们有需要,只要身体状况还能支持,他愿意一直做教育公益事业的一名志愿者,为孩子们贡献一份力量。

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教授的对象从小学生到高考生,教授课程从语数外到物理政治,为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授课程,24年来,他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备好每一堂课,努力把自己变学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全能老师”。尽管94岁高龄了,但他不服老,自费购买了不少书籍,订阅了许多报刊。遇到不会做的题,他工工整整抄下来,再去翻阅资料。为快速帮助孩子们寻找解题思路和方法,他专门托外孙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在网上下载了“作业帮”“猿辅导”等APP,遇到不会的,手机扫一扫,自己弄懂了再去教孩子。

有的人对唐上君这样忙碌十分不解,唐上君却说:“事情既然做了,就要尽力做好。我是党员,就应该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唐爷爷,是您的课后辅导让我看到了学习的希望,是您的鼓舞和激励,使我立志勤奋学习,扬起理想的风帆……”这是雾寒村考上大学的青年小向20199前去求学时唐上君写的感谢信。

小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奶奶身患重病,在医院治疗时花费医疗费20多万元后病故,家中因此负债累累。为偿还债务,父母南下广东打工多年。小向跟着年迈的爷爷生活,平时在家得不到父母关爱,在校受同学歧视,他显得自卑,整天缩在一角抬不起头来,被老师称为“角落里的花朵”。小向数学成绩较差,很多简单的数学公式都记不住。唐上君接受小向后,首先帮他把已学数学公式、定理等梳理一遍,又叮嘱他在上课时遇到听不懂的难点疑点用小本子记下来,补课时再帮他解答。他又根据小向实际水平,因人施教出一批练习题让他做,再一一分析,纠错后又让他做类似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唐上君的课后辅导使得小向成绩逐步提高,得到任课老师表扬,让他信心更足了。小向的成绩原在班上倒数几名,一年后上升到中游,初三毕业时名列班级前茅,考上了县内重点中学,高中毕业后又顺利考上了大学。

“上完初中辍学打工”的做法,在20世纪90年代末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的当地村民中,十分普遍。小刘小学毕业后就面临着辍学。在政府没有进行危房改造前,他家还住在人畜混居的茅草房里,父亲50多岁了,母亲智障,他准备小学毕业就出门打工。唐上君闻讯小刘的困难,多次上门,一面安抚小刘安心学习,一面想办法资助他。

唐上君刚开始给小刘补课时,他学习成绩在班级最后三名。他发现小刘很聪明,但贪玩把心思都放在篮球上,帮他列了一张做作业和活动的时间表,督促他认真执行。补课时,他有针对性地出一些有难度的练习题,激发他学习积极性,并时不时表扬他聪明,一点就通。长此以往,小刘对学习产生了兴趣。邻座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难题,他也帮着解题,同伴翘起大拇指,让他信心倍增。

一次小刘打球把脚扭伤了,不能上学,唐上君特地每天上门为他补习脱下来的功课。一个多月的时间,唐上君风雨无阻。小刘家人拉着唐上君的手说:“你就像孩子的太爷爷啊!”从此,小刘和孩子们就管唐上君为“太爷爷老师”。如今他读完了中,还考上了大学。过去极不情愿送子女上学的村民,如今都改变了。每年开学时,家长们都争先恐后地把子女送到学校。10多年来,雾寒村没有一个孩子辍学。

村里个别人笑话唐上君,说他傻,辅导学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何不利用手上的资源适当收取一点辛苦费,每当他听到类似的话语时,性格幽默的他总是乐呵呵回答说:“我已经领取党的工资,就应该做事,要是上帝能给我加寿,我就可以教更多的学生,这就是我最大的财富。”

唐上君义务为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补课已整整2424年中,他出了满勤,从未间断,即使在今年6月下旬,因轻度脑溢血不得不住进了医院,在医院治疗10多天后,他便坚持出院。出院几天后,他便给放假的学生免费补课。村干部劝他注意身体,好好休息,可他不听劝。唐上君说:“能为孩子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是我退休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我一直觉得,像我这样的党员,如果还有一点能量的话,就有责任把为孩子补课这件事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了为止

奉献爱心,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在唐上君家小木楼醒目处,贴着一张因时间久了而有些发黄的纸,上面写着入党誓词,他经常看一看,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每到下午放学或周末和寒暑假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唐上君的小“书楼”补习功课,阁楼上、书桌旁,唐上君慈爱地看着孩子们,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试题,在雾寒村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路过的村民无不为之啧啧称赞!

15岁的小夏因家里经济条件较差,爸爸妈妈均外出务工,把他交给爷爷奶奶照料。爷爷奶奶均年事已高,平时疏于管教,他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父母把他送到“书楼”补习功课。唐上君不仅给小夏补习功课,更注重对他的人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他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小夏因比较贪玩,有时没有主动去找唐上君,有一次被回家的妈妈发现了,遭到妈妈的打骂,他感到委屈,补课时向唐上君倾诉。唐上君开导他说:“天底下没有不爱孩子的母亲,犯错在先,妈妈打你骂你情有可原她的教育方法可能不对但你要理解她的一片苦心小夏他的教育下学习特别刻苦,进步很快,成绩在班上由原来的下等跃入了上等行列。

除了自己来补习功课的,还主动上门“找”学生,唐旭芬就是其中一个。2018年1月数学严重偏科的唐旭芬想放弃高考,唐上君得知后很着急,这么一个有才华的孩子,仅仅因为数学成绩差一点就放弃上大学了!他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赶到唐旭芬家里,详细了解她的真实情况。“数学不好,爷爷帮你补;你不会的,爷爷一个一个教你。”在唐上君的劝说下,唐旭芬来到“书楼”补习功课。他一道题一道题的给唐旭芬讲解。半个月时间,唐旭芬的数学思维有了很大进步。后来,她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考上了大学。唐旭芬和唐爷爷可亲了,总喜欢说,唐爷爷是她生命中的贵人。

小隽想报考一所名校,把握不大。父亲把他送到了唐上君这里,老人为他精心制定了学习计划,上午学数学,下午学语文、英语,一个月的辛劳,他如愿以偿。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小隽的父亲在电话里激动地说:“唐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那一刻,唐上君的心里充满了喜悦,自己虽没上过大学,但没有比看到少年能走上成材之路更让他欣慰的了。如今,在那所学校里,小隽成绩依然优秀。他和家人将这归功于唐上君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共产党员就要有共产党员的样子。”这是唐上君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4年中,他都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生动地诠释这句话。他工龄长,每个月退休工资不低,但他一直省吃俭用,舍不得给自己花钱,一双袜子都是破了补补再穿,家里的房子还是几十年前的木房子,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然而,他对孩子们却很大方,为教好孩子,他想了不少办法。常识教育就是他用得最多的,孩子们解答出了题,他给些糖果、卡纸等作为奖励。他的退休工资大多用于帮助、奖励村里的孩子。2017年,唐上君被评为安化县“第三届道德模范”,县委、县政府奖励顾他5000元。他将奖励全部买了书,送给了学生。

“我这一辈子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教书育人。”唐上君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领了党的工资就是得了党的好处,就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这也是在为党和国家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育让自己问心无愧。

无私的关爱下那些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热爱学习了,那些表现较差的孩子表现优异了。春去秋来,唐上君辅导的孩子有的通过了高考进入了大学殿堂有的完成了大学学业顺利走入社会还有的孩子完成了硕士学业,向更高的学位发起了冲击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到现在,唐上君的小“书楼”里走出了50多名大学生,4人考上研究生。

唐上君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称赞。今年6月,他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央文明办发布的4月“中国好人榜”,他当选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