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退休赋闲,感到又无聊又枯燥。为摆脱尴尬的处境,我开始了“阅读”。我为自己编撰了一副楹联:“走亲访友议往事,看报读书写文章”,横额是“不离不弃”。日久天长,我的退休生活变得滋润起来了,这是阅读带来的福祉。 “走亲访友议往事”,是“阅”人世间的“书”。例如2013年5月中旬,我用3天的时间,专程去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走访了我五十五年前教过书的盐店,与当年的师生叙旧。事后我心绪难平,写出了《重访盐店》的纪实短文。 “读书看报写文章”,是“读”书中的“人世间”,是我消遣时光的重要部分。我自费订了《包头广播电视》《炎黄春秋》《思维与智慧》《大众健康》等报刊,每天上午留守在家去阅读。下午,泡在包头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阅览室里,涉猎其他的书报。偶尔,我也急行在包头市图书馆和包头书城这两点一线间,借阅或购置急用的书。早晚,还即兴练习写作。多年来,我写的文章超百篇,如《毛主席语录的故事》《我也有了牡丹卡》《“雪鹿”包装看奥运》《反洗钱与你我他》《走访草原女神》《找学友》《“天上”掉“馅饼”》《我看成吉思汗》等,有的入选全国性书刊,有的登载在省市报刊中,收存到的荣誉证书也有一大摞了。 阅读,读出了快乐和健康,我用拙诗一首来表达心志。 夕阳旅途诵书报,霞染霜鬓喜眉梢。 万紫千红皆浏览,老夫开怀乐也俏。 每逢节日或庆典,报刊都开展征文或答卷竞赛活动,力所能及的我都会参加。我不会用电脑上网查题,答案只能从纸媒的书报中查找,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答题比较吃力,然而我苦中有甜,乐在其中。我也曾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自我调侃。 抢答赛题穿梭行,跑遍鹿城诸书门, 翻阅索求百千卷,老朽顿成知识型。 风餐露宿赶路程,骑车沿途景色丰, 哼着歌儿赏风景,心舒气爽情趣浓。 参加答卷当学生,答的次数多了,轻车熟路又做“先生”了。如2007年,我在应答《内蒙古日报》和《包头日报》刊登的“党的十七大知识竞赛题”时,发现“两报”在命题中存在诸多差错。我写出《从“知识竞赛题”看我区报业出版的软肋》文稿,列举“两报”存在着命题不严谨、表述不完整和用词不规范的问题。文章邮送到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得到了认可,以“读者来信”的方式在2008年第一期的《内蒙古审读》中刊登了。如此的一份辛劳,十份的喜悦,局外人是体会不到的。 坦率地讲,我读过不少的书,大多是浅尝辄止,有的早已淡忘了。唯有五十年代在我学生时读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印象特别深刻。书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那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直激荡着我的灵魂。一些名言警句,现在我都能背诵出来。保尔在烈士公墓里的人生感悟:“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还有保尔在海滨公园想要自杀的那一幕:“这是假英雄!只有笨蛋才自杀!怎么不去想想怎样战胜生活呢?即使生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坚强地活下去!”1968年,我在挖“内人党”运动中被关押,面对无情的斗争,我既没有屈从承认,也没有想到过以死逃避,最终还是挺过来了。“只有笨蛋才自杀!”等至理名言影响着处于逆境中的我。阅读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读好书,不仅能给人带来智慧,而且能给人带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