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注册 |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我们的二十大——离退休干部对党的心声表白

冯燕全的另类孝心:打造“屋顶上的中国”告慰母亲

2013-12-29 12:52| 发布者: 老干部之家| 查看: 1378| 评论: 0|原作者: 林维兵

摘要: 他放下企业高管不做,却当起了“都市菜农”。他说,他要打造“屋顶上的中国”,让每个人都吃上放心菜,都呼吸没有污染的空气。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梦想能实现吗?母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什么?地里长出的黄瓜也 ...

    他放下企业高管不做,却当起了“都市菜农”。他说,他要打造“屋顶上的中国”,让每个人都吃上放心菜,都呼吸没有污染的空气。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梦想能实现吗?

    母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什么?地里长出的黄瓜也会有毒?”冯燕全不知该如何向母亲解释。

    冯燕全最初萌生在阳台上种菜的想法,源于他母亲的“折腾”。40岁出头的冯燕全,老家在广东电白县农村,家里共有兄弟姐妹8人,在他不到6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意外事故离世,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一个个拉扯成人。在冯燕全的记忆里,母亲脸上总是写满疲惫,脚步总是那么匆忙……

    30多岁的时候,冯燕全在东莞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同时他还担任好几家企业的管理顾问。他在这个城市结了婚,还买了带空中阳台的花园洋房。婚后,他最想做的就是把母亲接到城里来一同生活。为了让母亲习惯城里的生活,他特意用花盆在阳台上种了青菜。然而,等他把母亲接到城里时,青菜已经被太阳晒蔫了,花盆里的泥土也因为缺水结成了板块。

    冯燕全与妻子都要上班,没有太多时间陪伴母亲。一天傍晚,夫妇俩下班回到家,眼前的场景让他们目瞪口呆——宽敞的阳台上摆满了母亲捡来的旧花盆、旧碗甚至破瓦罐,里面装满了泥土,母亲正专心致志地将一棵棵小菜苗种到里面……原本干净整洁的阳台,在母亲的“折腾下”变得乱七八糟,一片狼藉……

    冯燕全没有责怪母亲,心里更多的却是酸楚。母亲辛劳半辈子,她离不开土地,离不开绿油油的庄稼啊!

    那天晚上,冯燕全陪母亲看电视,新闻里报道说菜市场的黄瓜有毒,他提醒母亲:“妈,您买菜的时候就别买黄瓜了,吃着不放心……”母亲听后不以为然,不相信地里长出的黄瓜也会有毒?

    冯燕全不知该如何跟母亲解释。这些年来,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都在惊呼:究竟有什么东西能让我们吃着放心的?冯燕全曾看过一篇报道,人一年吃的蔬菜里面的农药残留、激素残留、重金属残留累加起来重达3公斤,只不过不是一次性吃进肚里去的,所以不会立即致人死亡。冯燕全有个朋友是四川一所大学的教授,因为懂得农药残留对人体的伤害,他只得把每天买回家的蔬菜先用化学药品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煮给怀孕的妻子吃。

    有没有一种方式,既能让母亲有事可做,又能解决家人的食品安全问题?那段时间,冯燕全每天都在考虑这个问题。

    2010年初,冯燕全去台湾参加BSE(企业家商学院)课程学习。课程临近结束时,导师要求每个学员设计一个自己可以实现的梦想。多日的思考让一个想法在冯燕全的脑海里油然而生,他讲述了自己的梦想:热岛效应及食品安全下的阳台经济。在阳台及屋顶上种菜——小我,是满足了母亲晚年的劳作需要,让她的精神有所寄托;大我,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他的创意得到了导师及众多学员的肯定,被大家评为“好梦想”第二名。冯燕全兴奋不已,他知道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将发生重要转折……

    母亲脱掉鞋子,拿来剪刀,开始为蔬菜瓜果剪枝、浇水……他发现,这个下午母亲格外快乐。

    回到东莞,当冯燕全高兴地告诉亲友们,他打算当个都市菜农,投资研发如何在阳台上、屋顶上种菜。他的“异想天开”遭到所有家人的反对。一个姐姐这样批评他:“你现在也算得上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怎么突然想到去种菜?”哥哥在老家从事养殖业,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他这样劝阻冯燕全:“你是不是找不到挣钱的好门路了?这样吧,你投资我来养金钱龟,你砸100万,我保证你两三年后变成200万。”连一向支持冯燕全的妻子这次也表示反对:“在屋顶上种菜这事玩玩可以,哪能当产业去做?”

    一片反对声中,只有母亲支持他。一直以来,冯燕全就是母亲的骄傲,也是母亲眼里最争气的孩子,母亲对他有一种天生的信赖感。母亲批评其他几个孩子:“你们不要这样阻扰燕全,这些年来只要他看好的事情,有几件是做错了的?”老人接着告诉冯燕全:“孩子,你不要听他们的,你要做的事妈也不是太懂,只要你认为自己觉得对就去做,咱是农村人,再大的苦咱们都吃过,有什么输不起的?”

    知子莫若母。母亲的支持,给了冯燕全信心和勇气。2010年5月,冯燕全正式注册成立了公司,向“阳台经济、屋顶经济”进发。

    在一些人看来,所谓屋顶上种菜,就是在楼房的天台铺上一层土,然后撒上种籽。起初冯燕全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他经过走访调查发现,这种种菜的模式投入没有产出,管理上也很麻烦,蚊子多,最后土地被荒芜,变得杂草丛生。

    冯燕全从一些资料上发现,在国外,这种“空间农业”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屋顶绿化、空间种植利用已形成大型产业,成为空间绿地利用率最有效的方式。日本2000年到2008年的9年间,屋顶绿化与种植达到242万平方米,绿化种植率达到14%;与之相比,中国的“空间农业”领域晚了几十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冯燕全向一位经常出国的朋友讲述了自己的梦想,朋友支持他:“你知道吗,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飞到一个城市从上往下看,绿油油的,以为下面全是森林;而中国的城市呢,从飞机上往下看,你会以为原子弹刚爆炸过,光秃秃的。”

     冯燕全越发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意义重大。这时,他的研发团队已研发出能解决自动浇灌、透气等问题的全自动浇灌节能种植箱,并获得了专利。他在东莞新基大街租下一块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的屋顶,在种植箱里种上辣椒、茄子、生菜、西红柿等瓜果蔬菜。

     “屋顶农业”初具规模的时候,冯燕全特意带着母亲前去参观。光秃秃的屋顶已被绿油油的菜叶覆盖,风一吹,绿浪翻滚,空气中飘散着瓜果的清香。已是85岁高龄的老母亲见状,心里特别高兴:“孩子,你把咱农村的菜地搬到了城市,了不起!”

    随后母亲脱掉鞋子,拿起剪刀为果树剪枝,为蔬菜浇水,忙得不亦乐乎。冯燕全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与老人家一起劳作,岁月仿佛回到了童年。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孩提时代他经常跟着母亲下地劳动,在平凡的劳动中,母亲教给他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他要打造“屋顶上的中国”。他知道,九泉之下的母亲肯定会助他圆梦。

    此后只要有空闲时间,冯燕全就会陪伴母亲来到屋顶看看菜园,听母亲没完没了的讲些陈年往事。他发现,这段温馨的时光属于他们母子,属于他们那颗泥土般质朴的心。

    经营“屋顶农业”后,冯燕全几乎很少在外面吃饭,在他看来,无论是大排挡还是星级酒店,食品安全都不一定有保障。而他自己种菜用的土壤是高温发酵的,没有虫卵,无需喷施任何农药,吃起来放心。

    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绿色食品,冯燕全开始打造他的“屋顶种菜”4S店,不仅面向千万家庭提供整套的阳台种菜设备,还包括提供种子和售后服务等。一年多时间里,他先后在东莞和浙江义乌开了6家实体店。

    然而,生活在这时向冯燕全展现出残酷的一面。他曾经以为投资屋顶种菜一两百万元足够,但整个团队搭建下来,钱一百万一百万地砸进去,到2012年初,他竟先后投入了800多万元。这几乎是他多年打拼的全部积蓄。而实体店里的菜由于比超市、集贸市场的菜价格要高,人们一时无法接受,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2012年4月18日,冯燕全87岁的老母亲与世长辞。母亲无病无灾,走得安详。知道儿子事业遇到了困难,老母亲临终前叮嘱冯燕全:“孩子,妈看好你现在做的事情,不要轻易放弃,扛一扛,困难就过去了……”

    冯燕全内心五味杂陈。他人生的每个关键节点,母亲总能让他吃颗定心丸,给予他信心和力量。是的,母亲说得对,都市生态农业前景广阔,自己创造土和水,把废弃的天台变为农场。上帝给我们如此美好的阳光,我们不应该让阳光死在屋顶上!

    随着食品安全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接受在屋顶种菜的理念,自动浇灌节能种植箱渐渐走进千家万户。2012年9月,冯燕全开始与东莞一所学校合作,不用学校出一分钱,由他出资在学校楼房的屋顶上种菜,将其打造成科普教育园地。现在很多城里的孩子不知道菜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花是如何开的,科普教育园地让他们自己种菜种花。一个小同学告诉冯燕全,当她把自己在学校种的花送给母亲时,母亲竟高兴得哭了。这事让冯燕全内心暖流涌动:自己做得事情那么有意义,迟早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2012年12月,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火遍全国。受此启发,冯燕全萌生一个梦想:他要打造“屋顶上的中国”,让中国所有的屋顶都变成绿色,变成农场。联合国环境保护署说了,如果一个城市屋顶上的绿化率达到60%,那么这个城市上空污染的废气将会降低70%,这个城市的温度将下降4到6度。

    冯燕全信心满满,当“屋顶上的中国”真正变为现实,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就将变得更加美好。冯燕全知道,九泉之下的母亲一定会支持他实现这个梦想,因为冥冥中他觉得母亲并未走远,一直在守望着他。

最新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