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报是一种享受。几十年来,看报已成积习。 先前,摊开报纸,先看头版新闻,再看文艺副刊、理论专版……闲时,看得仔细,感兴趣的文章,还字斟句酌,甚至做些笔记;忙时,则先看标题,粗略浏览一番,待手中的活忙完之后,再来细看那些感兴趣的内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是这样看报了。拿到报纸,不太看第一版了,而是首先翻看其它版面下方边角上那些画着黑杠杠的名字。近几年,互联网发展迅速,网上就可以浏览报纸,我打开电脑,在浏览当天有关报纸电子版时,首先找到刊登“讣告”的那个部位,看看有没有什么人“走了”。发现是熟悉的人走了,在感叹之余,或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或即刻前往悼念送个花圈之类。毋庸讳言,每当此时,自己心里总有一种鼋鸣鳖应、芝焚蕙叹的隐隐忧伤,似有人之将木的感觉。 从不经意间发生的这种变化中,我发现了自己真的老了!本来,对人生命的关注关心,这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把对“讣告”之类死讯的关注放在首位,就不能不说是心态上岀了问题。我原先以为这是一种普遍的带规律性的现象,后来,我向一些老年朋友求证,发现他们并非如此。看来,发生在我身上的这种情况,主要不是因为自然生命的衰老,而是心态的衰老! 一般来说,年轻时生命力旺盛,有理想,有追求,对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幻想,对事业孜孜以求,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身上迸发岀一种一往无前的力量。人生处于这样一个血气方刚的年龄,其心态总体上都是积极向上的。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年轻的时候想的是事业,奔的是前途,处处显示出好学上进、不甘人后的精神状态。在此情形下,拿到报纸,当然最关心的是那些鲜活的事物、鲜活的文字,是国内外的新闻、时事,是有利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文章。 退休后,尤其是渐渐进入老年后,离生命的终点越来越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生命时刻都将戛然而止。看报首先看“讣告”这种情况,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态。它的产生,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而使然。 事实上,有不少人,虽已步入老年,却老而弥坚,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我的一位老朋友的岳父,年轻时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经受了不少磨难;如今他虽已80多岁,仍然精神矍铄,乐观向上,不仅每天坚持看报上网,而且以一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精神,笔耕不辍,经常有犀利文章见诸报刊,耄耋之年还加入了省杂文学会。他的心态是那样的年轻,他的外部形象也是那样的年轻,浑身透露岀非凡的精、气、神! 庄子曰:哀莫大于心死。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老心不能老,还须保持年轻的心态,保持平和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便会无限热爱生活,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相反,如果心态不健康,就会心情沮丧、意志消沉、老气横秋、郁郁寡欢,不仅会使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很累,而且会加快衰老的速度,甚至百病丛生、危及生命。因此,为了让生命之树常青,为了晚年的愉快幸福,我们老年朋友们务必保持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 |